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第24卷第6期

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观察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苷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疗法及相应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每日照射累计8h,疗程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甘草酸苷注射液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疗法及相应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每日照射累计8 h,疗程5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甘草酸苷注射液1.5 mL/kg静脉滴注治疗,疗程5 d。结果 治疗组治疗3、5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4.62、34.52,P<0.01)。治疗组母乳性黄疸病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05,P<0.01)。结论 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甘草酸苷;治疗结果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GLYCYRRHIZ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AEMIA FAN QINGXIANG, HAN XULING, CUI GUIHUA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Qixia People’s Hospital, Qixia 2653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lycyrrhizin on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aemia. Methods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262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aemia, who were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 All infants were given combined therapy, including supporting therapy and corresponding etilogical treatment and bluelight phototherapy (daily, adding up to 8 hours per day, 5 days/course);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intravenous Glycyrrhizin 1.5 mL/(kg·d) for five days in addition to the combined therap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reduction of serum bilirubin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after three and five days of treatment (t=14.62,34.52;P<0.01), the effect on breastfeeding jaundice was also superio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χ2=6.05,P<0.01). Conclusion Glycyrrhizin is of obviously therapeutic effect on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aemia.

  [KEY WORDS] Hyperbilirubinemia, newborn; Glycyrrhizin; Treatment outcome

  近年来,随着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害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入院治疗。而目前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除蓝光照射外可用药物不多。我院儿科采用甘草酸苷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62例,诊断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男68例,女62例;日龄为1~28 d,平均11.5 d;其中新生儿溶血症12例,新生儿窒息17例,颅内出血、头皮血肿25例,感染性疾病39例(包括新生儿肝炎18例,肺炎13例,新生儿脐炎8例),母乳性黄疸37例;甘草酸苷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32例,男67例,女65例;日龄为1~28 d,平均10.9 d;其中新生儿溶血症11例,新生儿窒息19例,颅内出血、头皮血肿26例,感染因素38例(包括新生儿肝炎20例,肺炎11例,新生儿脐炎7例),母乳性黄疸38例。两组病儿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病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疗法及相应的病因治疗及蓝光照射(每日照射累计8 h,疗程5 d)治疗,1周以内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342 μmol/L者每天静脉滴注血浆10 mL/kg,连用3 d。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甘草酸苷注射液1.5 mL/kg静脉滴注,疗程5 d。

  1.3 血清胆红素测定

  两组病儿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3、5 d后采静脉血2 mL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采用日本O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中的母乳性黄疸病儿治疗5 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按以下列标准进行比较。显效:血清胆红素浓度<130 μmol/L;有效:血清胆红素浓度130~205 μmol/L;无效:血清胆红素浓度>205 μmol/L,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 10.0及PPMS1.5[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病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

  治疗组病儿治疗3、5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14.62、34.52,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儿治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2.2 两组母乳性黄疸病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71.1%(27/38),有效15.8%(6/38),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显效46.0%(17/37),有效18.9%(7/37),总有效率为64.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05,P<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病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研究显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即使在较低水平时,也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道功能损害,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在一些诱发因素作用下也可发生智力、听力等方面的后遗症,但凭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能预测远期预后[3]。王广方等[4]研究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即使未引起胆红素脑病亦影响病儿的脑功能,造成病儿的神经行为异常,且这种影响可一直持续到新生儿晚期。虽然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因素仍然是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因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应积极处理,及时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轻或避免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以尽可能减轻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伤,保护病儿的智力、听力等不受损害,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有光照疗法、应用酶诱导剂诱导肝酶促进胆红素代谢、中医中药及换血疗法等。中医中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机制不甚清楚,疗效也不甚确切,目前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换血疗法操作复杂、危险性较大,费用昂贵,对一般病儿不宜采用,基层医院也难以开展。因此,这两种治疗方法不能大范围推广应用。

  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甘草酸苷对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有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观察其治疗效果,我们试用甘草酸苷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甘草酸苷对肝脏内的类固醇激素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能竞争性与之结合,抑制类固醇在肝内的灭活,从而减缓了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代谢速度[5],延长了其作用时间,使其进一步发挥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的作用;另外,甘草酸苷还能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活性,减少甚至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递质的生成[6],对肝细胞膜予以直接保护,减少胆红素自肝细胞的释放,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进一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本研究显示,甘草酸苷治疗3、5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母乳性黄疸病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临床研究显示,与应用外源性类固醇激素相比,应用甘草酸苷既能促进胆红素代谢,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减轻或避免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伤,又无明显诸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类固醇激素等药物的一些副作用,也未发现甘草酸苷的伪醛固酮样作用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9270.

  [2]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9193.

  [3]董淑兰,华青,于爱华,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14(2):87.

  [4]王广方,蒋智勇,冯琪,等. 早期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神经行为观察[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7,12(2):97.

  [5]日本Kgoto地方医院第三内科学系. 甘草酸苷对肝细胞糖皮质激素信号通道的影响[J]. 消化系统疾病和科学, 2002,47(8):17751781.

  [6]OHTSUKI K. Separation of phospholipase A2 in Habu snake venom by glycyrrhizin(GL)affinity columm chromatography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GLsensitive enzyme[J]. Biol Pharm Bull, 1998,21:574.


作者单位:(栖霞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栖霞 265300)

作者: 范庆祥,韩旭玲,崔桂花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