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10年第25卷第6期

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康复的影响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住院治疗烧伤病人(干预组)75例,在正规躯体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心理反应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只进行正规躯体治疗的20例烧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1。...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住院治疗烧伤病人(干预组) 75例,在正规躯体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心理反应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只进行正规躯体治疗的20例烧伤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率。结果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1.921,χ2=6.511、7.235,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烧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  心理疗法;烧伤;治疗结果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on burn patients.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two groups. Intervention group, 75 patients, mental intervention was offered in addition to regular therapy; control group, 20 patients, received only regular treatment. A comparison was don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hospital stay, clinical cure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quality of life.ResultsThe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the cure rate and satisfaction rate were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ces being significant (t=11.921;χ2=6.511,7.235;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aise the efficacy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in burn patients.

  [KEY WORDS]psychotherapy; burns; treatment outcome

  烧伤是目前所有疾病中病人痛苦最大、治疗难度最高的疾病之一。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死率高,深度烧伤病人病残率高,医疗费用高昂;病人烧伤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感染和瘢痕愈合等,均为烧伤治疗面临的难题。烧伤病人心理压力大,心理问题严重,对烧伤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不利。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7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烧伤病人(干预组)75例,其中男59例,女16例;年龄为8~55岁,平均42岁;成人61例,儿童14例;多部位烧伤40例,占53.3%;大面积烧伤25例,占33.3%。热液烫伤20例,火焰烧伤42例,其他原因致伤13例。重度烧伤25例,中度烧伤43例,轻度烧伤7例。住院时间60 d以上者26例,31~60 d者42例,30 d以下者7例。以2001年7月—2004年6月住院治疗烧伤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8~55岁,平均41岁;成人14例,儿童6例;多部位烧伤11例,占55.0%;大面积烧伤6例,占30.0%。热液烫伤5例,火焰烧伤11例,其他原因致伤4例。重度烧伤6例,中度烧伤12例,轻度烧伤2例。住院时间60 d以上者10例,31~60 d者7例,30 d以下者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和治疗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

  1.2烧伤病人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恐惧绝望干预组中52%(39/75)病人具有恐惧心理,在烧伤住院的初期,一些病人会由此而引起恐慌和绝望,担心死亡就要来临,惶惶不可终日。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症状加重或疼痛难忍或住院时间延长或道听途说预后症状如何可怕,进一步产生恐惧心理。因而病人难以接受现实、思想负担过重,对疾病治疗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

  1.2.2焦虑多疑干预组28%(21/75)的病人表现为内心烦躁不安,疑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对己不利,对周围环境感觉异常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别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重、难以救治、预后效果不好等,从而陷入沉重的心理负担中。患得患失、疑虑重重,对于临床治疗时而配合时而拒绝,总是焦虑不安,不利于临床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1.2.3接受配合心理干预组20%(15/75)的病人持有积极的心理,能正确面对烧伤的现实,情绪平和,心境安祥。能正视自己病情,妥善安排工作及家庭,对医治抱有希望,期盼着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或很快治愈出院。这类病人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3干预方法

  1.3.1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优化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措施如下。①病房环境舒适,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家属和陪护人员管理有序。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融洽的心理氛围。定期举办有医生、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的治疗烧伤的体会或经验交流会,增加医患间及病友间交流沟通,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③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烧伤的信心,以有利于诊疗程序的顺序实施。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信息(如开办知识讲座,开放图书资料等),向病人讲明烧伤治疗的意义和作用, 向其推荐完全康复的真实病例或请康复病友现身说教,以消除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酌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病人如焦虑、抑郁情绪严重者及时进行干预。通过轻柔的临床操作和尊重、接纳及理解的态度获得病人信任,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心理变化的来源和过程。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如准确的信息、合理的保证等),适时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降低消极或抵触情绪;并应用一定的行为训练方法(如放松训练等),纠正病人的适应不良性行为。

  1.3.3为病人家属提供有效心理支持对病人家属及其他陪护人员进行烧伤治疗过程、住院费用、治疗效果、预后、生活质量等有关常识的讲解,指导他们在各方面关心、支持、帮助病人,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及战胜疾病的勇气,协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3.4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根据病人身体康复的状况,进行功能恢复的自我训练,以消除病人“无能力”感,及时肯定病人所取得的进步,逐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同时进行康复指导,强调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4效果评价

  分别统计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情况,并应用文献[1]方法,于病人出院后半年进行生活质量满意情况的调查。根据生活质量满意度测评指数,并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烧伤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状。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2]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1.921,χ2=6.511、7.235,P<0.05)。见表1。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心理环境的形成是以主体的认知为基础的。心理环境的全部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的现实环境,它是由主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内化、整合而成。心理环境的形成与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密切相关。心理状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心理状态积极的主体,总是能够发现事情的积极面,即使是遇到挫折,也能努力寻找其有利的方面。而心理状态消极的主体,看事物容易消极,情感上容易极端,继而产生消极的行为[3]。

  烧伤病人在突发烧伤意外需要进入病人角色时,大多数人的心理平衡都可能被打破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归纳起来可以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及人格4个方面来叙述。在认知方面,病人的主观感觉异常、敏感性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声、光及温度等特别敏感,稍有声响就紧张不安,对躯体反应的感受性增强,对症状的敏感性增强等;病人的思维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判断能力下降,猜疑心理明显等。在情绪情感方面,情绪不稳定普遍存在,病人控制能力下降,易激惹,焦虑、抑郁及愤怒等负性情绪多见。在意志行为方面,病人意志行为的主动性降低,意志力减退,不能按医嘱要求完成治疗,影响疗效;另外,对他人的依赖性也有所增强。少数病人可能会有人格的改变,如独立性降低而依赖性增强,被动、顺从,缺乏自尊等。国内外诸多研究显示, 烧伤病人大多数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悲观绝望负性情绪体验,并伴随相应的适应不良性行为。

  本研究积极关注病人在烧伤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一般为观察分析、制定相应心理干预策略、实施心理干预、反馈并不断修正干预策略、疗程结束后分析疗效等过程。烧伤病人负性情绪过于强烈或长期存在,对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负性影响,甚至影响病情康复[3]。为了有效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状态,医护人员结合烧伤原因、烧伤病情、家庭状况等具体情况进行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干预。

  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纠正病人的适应不良性行为,改变病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使病人保持治疗的信心,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本文结果显示,这种重视心理干预的临床心身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凤兰,李涛. 心理治疗的效用及评估\[J\]. 医学与社会, 2008,21(3):37-39.

  \[2\]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3\]刘佩铭,王益荣. 社区心理环境建设初探\[J\]. 哲学视界, 2009(3):40-43.

  

作者: 黄洪欣1,张安华1,衣桂花2,严瑛2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