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4期病例报告

黄体酮治疗男性周期性精神病1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周期性精神病,一般认为以女性为多见,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男性则很少见。1例男性周期性精神病使用黄体酮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经用奋乃静、氯丙嗪等治疗30天,好转出院。第三、四、五个月,在症状未出现前,给予雄性激素丙酸睾丸酮25mg肌注,隔日1次,连续3周,同时合并氯丙嗪400mg/日、谷维素、中药治疗,连......

点击显示 收起

周期性精神病,一般认为以女性为多见,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男性则很少见。1例男性周期性精神病使用黄体酮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未婚,自感全身时大时小,牙齿时紧时松,疑人嘲笑他3个月,于1986年9月20日入院,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用奋乃静、氯丙嗪等治疗30天,好转出院。又于1987年7月20日无明显原因突然起病,表现失眠,躺在床上辗转不安,或在房间徘徊不定,情绪兴奋,言语增多,说话支离破碎,容易激惹,无故谩骂父亲无出息,中间哭笑无常,要结婚,时有冲动毁物行为,赤身裸体,生活懒散,衣着不整洁,不肯冲凉更衣,整天用手抓住父亲不让父亲离开他等9天,于1987年7月29日再次入院。体查:面部两颊痤疮,毛发浓黑;脑电地形图提示:异常脑电地形图。精神检查:手抓住拖鞋,在病区内行走不停,呈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思维内容零乱,不停高声秽语,赤身裸体,大哭大闹,喜怒无常,行为紊乱,昼夜不眠,不知进食,时有幻听、幻视,定向完整,无自知力。精神症状持续1周后突然缓解。但间隔30天左右,上述症状重新出现。入院后第一、二个月服用氯丙嗪600mg/日,每天合并电休克1次,症状不能控制,仍是7天后突然缓解。第三、四、五个月,在症状未出现前,给予雄性激素丙酸睾丸酮25mg肌注,隔日1次,连续3周,同时合并氯丙嗪400mg/日、谷维素、中药治疗,连用3个疗程,精神症状未能控制。第六个月在症状出现前10天,改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5天,同时合并氯丙嗪200mg/日,当月精神症状明显减轻。第七个月在症状出现前10天,再用黄体酮5天,精神症状未再出现而出院,嘱每25天用黄体酮20mg肌注,连用5天,持续用6个月,每月来院复查1次,病情未再复发。随访3年,一切如正常人。

2 讨论

本病人入院时精神症状表现呈类分裂症样,入院诊断青春型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发展,周期越来越明显,发作形式相同,呈复写症状,抗精神病药及电休克治疗不能奏效,也不能影响其周期性发病。而使用内分泌激素的安胎药物黄体酮周期治疗,发作停止,出院时修改诊断为周期性精神病。当时患者几经精神症状,呈周期性出现,像女性月经期一样,每月1次。于是,我按治疗周期性月经不调的性质进行处理,患者病情痊愈,无复发现象。其药物的效应与作用,还有待作进一步的解释。

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病因学基础是间脑———垂体系统素质性机能脆弱,并且提出后者为主要病理因素。据临床报道及实验资料,本病有大量下丘脑功能障碍症状,有内分泌紊乱现象、多酶活动紊乱、性腺功能障碍等,提示有间脑—垂体—植物神经—性腺系统的功能失调。而黄体酮具有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素、催乳素和对抗雄激素的作用。患者体内的性激素平衡失调,而黄体酮的周期应用,达到了内分泌激素的平衡,精神症状因而消失。随访3年中,未发现患者出现第二性征和性功能障碍,由此进一步推测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有过剩的可能。

据此,患者在临床上治疗达到满意疗效。10多年来,我对有类似症状表现的病人,特别是有明显色情行为、脱衣 露体、不停高声、粗言秽语的,用黄体酮肌注或口服卵巢素进行治疗,都收到很好的疗效。笔者带教的2名分别在广州市脑科医院、汕头大学附院进修的年轻医生,遇到此类病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也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28)

(编辑秋 实)

作者: 邓均茂 陈春华 程俊峰 2005-7-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