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4期其他

肺心病综合治疗的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我矿因地处山西煤炭之乡,井下一线工人此病较多,我院肺心病全部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发展导致。现将肺心病发作期的治疗探讨报告如下。1控制感染呼吸道或......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我矿因地处山西煤炭之乡,井下一线工人此病较多,我院肺心病全部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发展导致。现将肺心病发作期的治疗探讨报告如下。

1 控制感染

呼吸道或肺部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所以控制感染为首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给药途径及剂量。一般采取静脉给药,首选青霉素,对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加环丙沙星或羟氨苄青霉素。用药一般为7~10天,如疗效不明显则另换它药。

2 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2.1 解除支气管痉挛 一般用氨茶碱0.3~0.4mg·kg -1 ·h -1 ,另外选择性加用β2 -受体兴奋剂。蒸气雾化吸入,使痰液湿化。常用中药鲜竹沥口服液。

2.2 呼吸兴奋剂 使通气量增加。常用尼可刹米0.375~0.75g,静脉缓慢推注,随即以3~3.75g加入500ml葡萄糖液按25~30滴/min静滴。

2.3 氧疗 常用鼻导管或鼻塞吸氧,并应注意湿化。应用指征为:神志转清,呼吸频率减慢,节律匀称,紫绀改善,尿量增多,皮肤由湿冷变为干燥温暖。

3 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的心力衰竭一般在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较能得到改善,不需要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剂、强心剂或血管扩张剂。

3.1 利尿的原则是缓慢利尿剂,间歇利尿 常用双氢克尿噻25mg或50mg,1日1次。氨苯喋啶和安体舒通为保钾利尿剂,双氢克尿噻为排钾利尿剂,二者合用可使钾的流失减少。

3.2 强心剂 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很低,疗效较差,且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用时剂量宜小,我们一般用常规剂量的12 或23 量,同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常将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mg或西地兰0.2~0.4mg加于10%或50%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缓慢推注。

3.3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心功能衰竭患者,激素应早用,大量,早撤,便于促进肺水肿的吸收,缓解支气管及血管痉挛,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保护肺泡膜的稳定,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情况下,短期内应用激素对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有明显效果。

4 中医治疗

功能为养气固脱养阴生津,常用参麦注射液60~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用功能为清热开窍醒神的清开灵注射液和功能为理气化痰,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肺宁注射液。

5 辨证应用中成药

5.1 清肺丸 功能为清热泻火,消炎止咳,用于肺热之咳喘。

5.2 安宫牛黄丸 功能为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用于痰浊上犯,心脑受邪症(肺性脑病)予鼻饲,量酌情。

6 食疗常用补虚正气粥、鹿角胶粥、桃仁粥及陈皮粥等。

7 预防

多年来我们运用上述药物及措施,综合性治疗肺心病。有效地控制了病情。一般治疗1~2周症状即明显改善,针对肺心病的主要矛盾积极早期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阻止病情发展,有利于肺心病患者生存期的延缓。

作者单位:046031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王庄煤矿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07)

(编辑曲 全)

作者: 孙丽青 2005-7-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