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论著

肝素酶在乳腺癌表达及其预后关系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Keywordsbreastcarcinomaheparanaseprognosis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对其生物学行为的有效评估非常重要。本文就8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观察其生存情况,并结合肝素酶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外科......

点击显示 收起

  Li Yingchao,Liu Shisheng,Zhang Guanyu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Liaohua Hospital,Liaoyang,Liaoning11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its prognostic signifiˉcance.Methods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P)in86cases of breast carcinom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eparanase was66%,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epˉaranase immunoreactivity and survival condi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eparanase play an independe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of breast carcinoma,and it might be a new useˉful prognostic marker.

      Key words breast carcinoma heparanase prognosis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对其生物学行为的有效评估非常重要。本文就8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观察其生存情况,并结合肝素酶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外科手术患者,均经组织学证实为乳腺癌,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03年12月,无失访病例发生。其中,无复发组53例,全部健在,复发或死亡组29例(死亡7例),平均随访时间64.7个月,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7.7岁。

    1.2 实验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分别作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DAB显色,已知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PBS替代一抗作空白对照。肝素酶抗体购自上海广谰生物技术公司,SP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8.2软件,肝素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χ 2 检验,生存分析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肝素酶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素酶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其中有5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66%)。

    2.2 肝素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统计学分析      表明,肝素酶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的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复发或生存情况密切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肝素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2.3 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的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肝素酶表达情况均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见表2。  

  3 讨论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比较复杂,研究资料表明,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中70%~80%在10年内复发转移,但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亦有20%~30%的复发率 [2]  。因此,单纯的临床病理学指标不能发现部分易复发患者,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许多生物学因子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表2 Cox模型分析预后结果 肝素酶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之重要功能酶,是体内唯一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的一种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可以在特定的部位裂解HSPG,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3~5]  。本研究显示,肝素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这与Friendman等 [6]  报道的肝素酶mRNA在结肠癌研究的结论一致。乳腺癌的预后研究资料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肿瘤相关基因等均与预后密切相关 [7]  。因此,乳腺癌亚临床转移的早期诊断将有助于提高综合治疗效果。肝素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已成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客
观指标,由此决定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方式,从而使治疗更趋个体化,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目前,对于肝素酶在乳腺癌预后价值的研究大多数为小规模、回顾性的,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工作来证实其在预后判定中的深层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良中.乳腺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32-333.

    2 张杰,邵志敏,沈镇宙.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癌症杂志,2002,12:465-468.

    3 任小龙,朱任之,王丽京,等.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68-371.

    4 Hulett MD,Freeman C,Hamdort BJ,et al.Cloning of mammalian hepˉaranase,an important enzyme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Nat Med,1999,5:803-809.

    5 李颖超,张观宇,刘时升,等.肝素酶和β-catenin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787-789.

    6 Friendman Y,Vlodavsky I,Aingorn H,et al.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in normal,dysplastic,and neoplastic human colonic mucosa and stroma:evˉidence for its role in colonic tumorigenesis.Am J Pathol,2000,157:1167-1175.

    7 狄根红,刘刚,沈镇宙,等.乳腺癌患者外周血DNA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37-140.

  (收稿日期:2004-02-24)

  作者单位:111003辽宁省辽阳市辽化医院普外科( ˇ 病理科)

   (编辑曲 全)

作者: 李颖超 刘时升 张观宇等 2005-7-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