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临床医学

颅内内分泌肿瘤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7例中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的患儿生长落后,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20百分位数以下。表现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生长加速,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97百分位数以上。中枢性尿崩症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25~50百分位数。...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7-0654-02 

  近年来,以内分泌疾病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占位病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近年接诊的7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各例临床资料见表1。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年龄7~10岁,平均8.8岁。起病年龄6.9~9.5岁,平均7.8岁。病程1.2个月~3.1年,平均1年。7例中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的患儿生长落后,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20百分位数以下;表现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生长加速,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97百分位数以上;中枢性尿崩症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的第25~50百分位数。7例骨龄均正常。

    1.2 实验室检查 对有尿崩症表现者除常规检查肾功能以排除肾脏疾患外,均作禁饮试验及高渗盐水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对有性早熟表现的患儿常规进行骨龄X线检查及血清性激素(LH-RH)兴奋试验。结果:6例有尿崩症表现的患儿作禁水试验中,尿量恒定,尿比重为1.004~1.008,血钠为142~148mmol/L,体重下降3%,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均在15min内迅速减少,尿比重达1.008~1.024,持续时间约60min。做高渗盐水试验中尿量亦恒定,尿比重为1.002~1.006,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量骤减,比重上升至1.010~1.014,提示为中枢性尿崩症。3例有性早熟表现的患儿作LHRH兴奋试验后,其LH基础均值为2.8Miu/l(2.1~3.5Miu/l),平均峰值为48.1Miu/l(33.3~61.5Miu/l),其峰值大于基础值5倍以上,提示为中枢性性早熟。2例头颅蝶鞍X线片示形态异常、骨质吸收。头颅CT中5例示垂体肿瘤,2例示第三脑室肿瘤。

    1.3 治疗与结果 2例中枢性尿崩症经治疗后存活,1例作肿瘤切除术,6个月后经头颅CT复查未见占位病变,目前多饮、多尿症状基本消失,未用尿崩停治疗;1例仅放射治疗,治疗后,患儿多饮、多尿症状改善,2次头颅CT复查均未见占位病变。治疗后随访近3年,结果1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作肿瘤切除术或脑室—腹腔引流术后亦死亡;1例行肿瘤切除术和1例仅作放疗的患儿,经头颅CT复查均未见占位病变,目前尚在随访中。

  表1 7例颅内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略
    
  2 讨论

  据文献报道儿童和青少年中,下丘脑及垂体的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15%,垂体肿瘤占颅内肿瘤约1%。诊断颅内肿瘤除临床表现外,主要靠蝶鞍X线摄片及头颅CT检查。本文仅2例患儿蝶鞍X线表现异常,而7例头颅CT检查则均有阳性发现。颅内肿瘤引起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肿瘤压迫或破坏了下丘脑、垂体后叶或垂体柄致使抗利尿激素的生成、输送发生障碍,血液中ADH不足造成的。本文6例有尿崩症表现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禁饮试验及高渗盐水试验均阳性,符合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颅内肿瘤引起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肿瘤本身或下丘脑 分泌的肽类激素造成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过多所致。临床表现除出现第二性征外,一般均有骨龄提前;本文3例有性早熟表现的患儿,骨龄均无提前,可能与患儿病程短有关。该3例患儿经LH-RH兴奋试验,血清LH峰值较基础值增高5倍以上,故诊断中枢性性早熟无疑。其中1例患儿身高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97百分位数以上,说明已有生长加速。

    垂体肿瘤的治疗,目前一般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疗效均不理想,垂体肿瘤预后差,术后放疗和化疗都有相当的副作用,导致患儿成活率低下。    

  作者单位:030021山西太原太化集团职工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21) (编辑元 红)

作者: 呼钟理 2005-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