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病例报告

蚓激酶诱发儿童肾病蛋白尿复发1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出院后继续服上述口服药治疗,8周后复检尿常规正常,把强的松片减量1片,1周后检查尿常规仍正常,患儿家人自行加用1粒蚓激酶肠溶胶囊,每日3次口服配合潘生丁及阿司匹林治疗,1周后检查尿蛋白++(≥2g/L),前来就诊时考虑蚓激酶所致蛋白尿,嘱停用蚓激酶治疗,余治疗同前,4天后再查尿常规正常。为......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0岁,以少尿浮肿3天入院。3天前无诱因出现尿少(500ml/d),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同时伴有腹胀,但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检:T37.2℃,P96次/min,R20次/min,BP95/60mmHg,体重40.5kg。神志清,精神不振,眼睑浮肿,心肺听诊正常,腹稍胀,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浮肿明显。实验室检查:Hb121g/L,PLT325×10 9 g/L,尿常规:Pro+++(≥3g/L),尿比重1.020,尿镜下检查正常,24h蛋白定量8.25g/L,血浆蛋白:T38.70g/L,A17.70g/L,G21g/L。肾、肝功能正常,甘油三酯2.14mmol/L,总胆固醇11.81mmol/L,高密度脂蛋白78.98mg/dl,低密度脂蛋白316.24mg/dl,K + 4.80mmol/L,Na + 136.4mmol/L,Cl - 113mmol/L,IgA3.2g/L,IgG4.29g/L,IgM0.63g/L,C 3 0.90g/L,C 4 0.32g/L。B超:右肾98mm×46mm,左肾105mm×45mm。未做肾活检。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法:先锋必素抗炎,强的松片、雷公藤多甙片、依那普利片、洛伐他丁片、利尿剂口服。抗凝应用潘生丁片1片,日3次口服,阿斯匹林片50mg,日1次口服,治疗17天,病人浮肿消失,尿检正常而出院。出院后继续服上述口服药治疗,8周
后复检尿常规正常,把强的松片减量1片,1周后检查尿常规仍正常,患儿家人自行加用1粒蚓激酶肠溶胶囊,每日3次口服配合潘生丁及阿司匹林治疗,1周后检查尿蛋白++(≥2g/L),前来就诊时考虑蚓激酶所致蛋白尿,嘱停用蚓激酶治疗,余治疗同前,4天后再查尿常规正常。为了再次确认蚓激酶与尿蛋白的相关性,征得病人家人同意再口服蚓激酶4天(用量1粒,日3次口服)后尿检蛋白++,停用蚓激酶后1周尿常规检查则正常,嘱病人继2周减1片强的松的用量,继口服以前药物治疗。4个月后追踪病人强的松已完全停药,其它口服药也随之停用,经检查尿常规、血浆蛋白、血脂均正常而完全治愈。

    2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因存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危险,预防性抗凝治疗临床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应用较认可的抗凝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低分子肝素钠、普通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等。但蚓激酶作为一种新药,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含有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能否应用到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当中去,因临床资料少,其用不得而知。另外,此次蚓激酶诱发儿童蛋白尿复发是个性化,还是共性化,出现蛋白尿的机理是否与免疫机制有关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但该病人没能监测纤维蛋白原及出凝血时的指标在应用蚓激酶后的变化情况,蚓激酶在肾病的抗凝作用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总之,此次蚓激酶诱发儿童肾病蛋白尿复发值得有兴趣的肾病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重视。

    (收稿日期:2004-04-27)

   作者单位:116400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编辑李 阳)

作者: 高金鑫 2005-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