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2期临床医学

老年人冠心病伴心房颤动100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冠心病是内科常见病,老年人更是多见,其中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需要及时确诊和处理。笔者对100例确诊为冠心病伴房颤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以探讨。并提醒临床医生对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和非老年冠心病房颤加以区别,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注重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的特点。1临床资料1。...

点击显示 收起

    冠心病是内科常见病,老年人更是多见,其中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需要及时确诊和处理。笔者对100例确诊为冠心病伴房颤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以探讨。并提醒临床医生对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和非老年冠心病房颤加以区别,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注重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的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病人,男68例,女32例;年龄61~78岁,平均67岁。

    1.2 诱因和基础疾病 高血压病76例,糖尿病40例,二者兼有16例。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药物副作用等明确诱因者28例。

    1.3 诊断标准 年龄均≥60岁,临床上除具有冠心病典型症状、体征外,心电图上有特异的ST-T改变同时伴有房颤。本文所有房颤均为慢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不包括急性房颤和慢性阵发性房颤。冠心病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2 治疗结果

    100例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单纯用扩冠药物后,冠心病症状减轻,心电图上特异性ST-T有所好转,房颤消失者12例,占12%。扩冠药物及治疗房颤药物同时应用,冠心病症状减轻,心电图上特异ST-T好转,房颤消失者20例,占20%。应用扩冠药物、治疗房颤药物,再加用治疗其原有基础疾病的药物,房颤消失42例,占42%。见表1。临床特征:本资料显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年龄约为67岁。经内科对冠心病和房颤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特异性ST-T有所减轻,但伴随的房颤仍不能消失,多数老年冠心病患者房颤持续存在,只能控制心室律和抗凝预防栓塞。

    表1 老年冠心病伴房颤100例药物治疗后疗效 (略)注:有效指用药物治疗后房颤消失,无效指用药物治疗后房颤仍存在

    3 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加快,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较60岁以下人群增高,有人提出年龄大于70岁者,患冠心病的比例很大,国内有人报道我国冠心病以60~69岁年龄组为高峰。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和适应性改变,心房增大,心室容积减少,瓣环扩大,瓣尖增厚成为老年人心脏改变的四大特点。老化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心脏功能,血管功能,心血管活动调节功能的影响上,从而使老年人心脏负荷增加的适应能力及对药物反应性明显下降 [1] 。本文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100例临床分析发现,房颤是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 [2] ,房颤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房颤不但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也可引起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房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约在40岁房颤的发生率开始增加,61岁以上增加更明显 [3] 。Framing ham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人群房颤的发生率4%左右,到75岁时房颤发生率高达15%,薛玉梅等的心房颤动住院患者1650例临床分析发现,年龄(50.5±14.17)岁年龄段,冠心病伴房颤20%,且发生亦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 [4] 。胡大一教授报告了我国14个省自然人群中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房颤患病率为0.61%,其中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 [5] 。本文病例分析的临床特征有老年冠心病伴房颤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与冠心病男性多于女性有关。经过治疗后多数患者房颤仍未能消失,考虑房颤的病因较多,老年人 也往往存在多种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虽然老年冠心病伴房颤,但房颤也并非完全由冠心病所致,亦有可能由老年人合并其他疾患所致,因此,老年冠心病伴房颤的治疗,除扩冠、抗心律失常(房颤)治疗外,针对其以外的病因及合并症的治疗,对消除房颤亦十分有必要,这些与非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治疗有所不同。多年来对房颤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2)控制房颤时心室率;(3)抗凝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以后二者为主 [4] 。心病最严重的结果是心肌梗死和猝死,这些临床医生都很熟悉,但伴有房颤,其潜在危险也很大,老年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属发生栓塞的危险因素,存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故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患者,应接受严格正规的抗凝治疗。如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之间,能安全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不适宜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以及无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改用阿斯司林(每日300mg),施行长期抗凝治疗应考虑个体的不同状况,严密监测药物可能有潜在的出血危险 [2] 。临床医生已经认识到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非瓣膜性房颤使患者的脑卒中率升高5.6倍,而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梗塞率更高,为前者的17.6倍。房颤的概念已经由一种心律失常转变为需要预防血栓栓塞的最常见疾病 [4] 。综上所述,老年人易多系统发病,冠心病亦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房颤亦是引起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人冠心病伴房颤患者应得到临床医生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金宏义.重点人群保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1-242.2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6-189.

    3 申玉良,郭继鸿.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2):752.

    4 薛玉梅,刘震,刘书林.心房颤动住院患者165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4):216-218.

    5 周京敏.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中国医学论坛报,2004,30(36):15.

    作者单位:300383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卫生院内科

作者: 韩宝海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