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5期中医中药`

胆囊结石的中药治疗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胆囊结石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排石疗法,最初采用针刺和利胆通等中药促进排石,后来发展到中西医药结合的总攻排石,使排石率有了提高,但与胆管结石的排石率相比,排净率依然很低,胆囊结石排石治疗适应证应是:(1)胆囊病变损害轻,收缩功能良好。(2)胆囊管以及胆总管下端无明显器质性狭窄。(......

点击显示 收起

    胆囊结石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排石疗法,最初采用针刺和利胆通等中药促进排石,后来发展到中西医药结合的总攻排石,使排石率有了提高,但与胆管结石的排石率相比,排净率依然很低,胆囊结石排石治疗适应证应是:(1)胆囊病变损害轻,收缩功能良好。(2)胆囊管以及胆总管下端无明显器质性狭窄。(3)肝功无明显异常。(4)结石直径应在1cm以下。
   
  目前来看单纯口服中药制剂溶石效果并不满意,结石消溶率低,复发率高。另外适应证的掌握也影响到了疗效。况且药物溶石对胆固醇结石有效,而对胆色素结石无效,国人又以纯胆固醇的胆囊结石比例低,因此目前看来,溶石治疗还需要新药开发。而20世纪80年代的体外碎石技术应用使胆囊结石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有了重大突破,在碎石基础上配合中西药物的溶排措施,明显提高了胆囊结石的治愈率,拓宽了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

  1 中药治疗
    
  对体外碎石术后还无排净的胆囊结石,用加味五金汤诊查辨证疗效显著。
   
  药物组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金铃子、郁金、玉米须。功能:清热利湿,化结排石。主治:肝胆、尿路结石以及肝胆、胆囊泌尿系炎症等。
    
  2 结果
    
  本方医治胆囊结石17例,见效13例,缓解疼痛2例,无效2例,有效率接近80%。

  3 典型病例
    
  例1,男,58岁,5年前患胆囊结石右胁部疼痛,小便黄,服药前胆囊B超显示:多块结石,小若细沙,大如蚕豆。服药5剂见效,胁痛减轻,便黄消失。继服15剂后再做B超显示胆囊未见结石。
   
  例2,女,76岁,胁部绞痛3年余,服止痛药缓解,半年前检查胆囊结石2.2cm,随即行体外碎石术,术后胁痛依然存在,不思饮食,尿黄,舌淡脉弱。上方加味服用10剂后上述症状消失,又服10剂B超显示无结石。
    
  4 讨论
    
  本方功以排热利湿、消炎排石为主,对肝胆结石症配以舒肝理气的枳壳、朴根,大便不通加元明粉(后下),绞痛者加元胡索、生甘草,以和缓止痛。方中金钱草苦、酸、凉,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治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海金沙甘、淡、寒,入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结石、小便淋沥涩痛、尿血等。鸡内金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胃,消食滞,止遗尿,化结石。治食积、疳积、遗尿、胆结石、尿路结石等。郁金辛、苦、寒入心、肝、肺经,行气活血、舒肝利胆,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及尿血等。金铃子苦、寒、有小毒,入肝、胃、小肠经,清利湿热、理气止痛,治肝炎、胆囊炎、肾炎之疼痛、胁痛、疝痛、月经痛等。玉米须、甘草利胆、利水、降压,治胆囊炎、胆囊结石、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糖尿病高血压等。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山东省交通医院

作者: 王剑 姜伟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