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检验与临床

门诊患者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患者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方法我院长期坚持以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原药配制皮试液做皮试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别做了拟用药物的皮内试验。结果2004年10月~11月来我科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568患者做皮试后的结果,除9例皮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 方法  我院长期坚持以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原药配制皮试液做皮试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别做了拟用药物的皮内试验。 结果  2004年10月~11月来我科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568患者做皮试后的结果,除9例皮试结果阳性而未用药外,在给559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头孢唑林钠、头孢替唑钠各一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缓解,未导致不良后果。 结论  认为用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本身配制皮试液,既可避免青霉素皮试对头孢菌素过敏判断的不准确性,也避免了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类药物的差异对皮试的影响。
    
  【关键词】  门诊患者 头孢菌素 皮试方法 探讨
    
  在医疗单位中,一直存在着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应该进行或应该免除过敏皮试程序的争论。有些医院免作皮试;有些医院一律用拟用的头孢菌素药物作皮试;相当多的医院则以价格便宜的头孢唑啉钠作为所有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药物;还有以青霉素皮试液用于头孢菌素药物的皮试。我院长期坚持以各种头孢菌素药物的原药配制皮试液做皮试的方法,本文将对门诊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做皮试后的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2004年10月~11月来我科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568例患者,其中分别接受头孢呋辛钠治疗的245例,头孢哌酮钠治疗的167例,头孢替唑钠治疗的133例,头孢唑林钠治疗的23例。
    
  2 皮试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我科为门诊注射室,患者多,皮试液的用量大,我们采用了大批量的配制方法。在剂量为0.5g、0.75g、1g、1.5g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分别加入0.9%的生理盐水2ml、3ml、4ml、6ml,所配的液体中含该药物250mg/ml,取上液0.1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至1ml,所配液体中含该药物25mg/ml,取上液0.1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至5ml,所配液体中含该药物500μg/ml,再取上液0.1ml(含该药物50μg)做皮试。配制好的皮试液(5ml)放置于零下4℃的特制冰盒中,可保留24h,符合门诊注射患者使用药物的品种多、用量大的特点。
    
  3 结果
    
  本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阴性559例,阳性9例,阳性率为1.6%,其中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各3例,头孢哌酮钠2例,头孢替唑钠1例。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之间交叉过敏反应2例,非交叉过敏25例,各类头孢菌素间交叉过敏4例。

  4 讨论
    
  4.1 用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本身配制皮试液的必要性 现阶段各家医院常用的皮试方法有三种 [1] 。
   
  4.1.1 用青霉素替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的抗原性主要与侧链结构有关,故二者侧链结构相似,交叉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可能不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故用青霉素代替头孢菌素做皮试不仅假阳性多,且阴性结果也完全可靠,本文报道的568例患者中,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14例,均做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除2例头孢呋辛钠皮试阳性外,其余12例均阴性,且在使用中未见过敏反应发生,所以该法不可取。
   
  4.1.2 用某一种头孢菌素代替拟用药物 头孢菌素类引起过敏的机制除了其本身侧链外,还可能是头孢菌素-蛋白质结合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含杂质不同,产生的过敏反应也不同,本文报道的568例患者中,各类头孢菌素间交叉过敏有4例,所以该法不可取。
   
  4.1.3 采用拟用药物 有国内外学者发现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能形成过敏性聚合物,说明头孢菌素分别用原液做皮试是正确的 [2] 。这样做既可避免青霉素皮试对头孢菌素过敏判断的不准确性,也避免了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类药物的差异对皮试的影响。

  4.2 试敏液配置的依据及方法的可靠性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头孢菌素类药物试敏液的浓度为250~500μg/ml [3,4] 。本文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568例病人分别做了拟用药物的皮内试验,除9例皮试结果阳性而未用药外,在给559例患者用药过程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头孢唑林钠、头孢替唑钠各一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缓解,未导致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李连杰,李红梅.对头孢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商讨.药学实验杂志,2000,2:126.
   
  2 刘英,孙德云,蒲建繁,等.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6,11:36-37.
   
  3 肖激文.实用护理药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5.

  4 殷磊.护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9.

  作者单位: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作者: 万悦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