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38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异感症。笔者自2001年来采用中药煎剂治疗本病38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8例梅核气患者中男为9例,女29例。3治疗方法中药以疏肝解郁,化痰利咽为治则。...

点击显示 收起

  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异感症。笔者自2001年来采用中药煎剂治疗本病38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梅核气患者中男为9例,女29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周。   

  1.2 诊断标准 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没有疼痛,不碍饮食。其症状每随情绪波动而变化。时轻时重。检视咽喉,并无异常,或虽有变化,亦甚轻微。全身症状:患者每见精神抑郁,多疑善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便溏,妇女常见月经不调。   

  1.3 治疗方法 中药以疏肝解郁,化痰利咽为治则。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组方如下:制半夏12g,厚朴9g,苏叶9g,瓜蒌20g,陈皮10g,茯苓12g,射干12g,夏枯草12g,生姜9g,甘草10g;若气郁较甚者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行气解郁之功;肝气郁结较甚而见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散结止痛;若肺经燥滞而见咽痛者加玄参、桔梗以润燥利咽;痰气郁结化热而见心烦失眠者加栀子、黄芩、连翘以清热除烦;若见大便干燥加火麻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分服。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停药后1年内无复发;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停药后半年复发;有效: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停药后仍有咽部异物感,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

  2.2 结果 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    

  3 体会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司,津液不得正常输布,聚而成痰,痰气相搏,阻于咽喉所致。以女性患者多见。本方以半夏、厚朴、陈皮行气开郁化痰散结;茯苓渗湿健脾,脾运则湿去,痰无由生,以增强半夏化痰之力;以苏叶芳香行气协助厚朴开郁散结,瓜蒌宽胸理气,射干、夏枯草利咽散结;生姜散郁结,降逆气,消痰涎,助半夏化痰散结。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化痰利咽之功,使气行则郁开,痰化则结散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青岛北海医院内科

  (编辑:文 静)

作者: 付旭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