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迁延性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对其行气管切开后,由于患者因咳嗽反射减弱,口鼻黏膜及支气管内纤毛功能受损,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往往引起肺部感染,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从而不断加重病情发展。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炎的发生,关键在于采取准确有效的气道护理措施,配合积极的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本院于2004年12月成功抢救......

点击显示 收起

  自缢为呼吸系统急症,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为确保呼吸道通畅。对其行气管切开后,由于患者因咳嗽反射减弱,口鼻黏膜及支气管内纤毛功能受损,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往往引起肺部感染,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从而不断加重病情发展。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炎的发生,关键在于采取准确有效的气道护理措施,配合积极的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本院于2004年12月成功抢救护理1例因自缢后行气管切开120天仍无肺部感染的病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4岁,于2004年12月17日9:40Am因自缢后昏迷20min入院就治。入院时呈浅昏迷状态,鼾声,P 96次/min,BP 90/60mmHg,双肺呼吸音弱。经云南省专家远程会诊后诊断为:窒息致缺氧性脑病,脑水肿。即行气管切开后对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雾化,吸痰,脱水降颅压,止惊等治疗措施。该患者气管切开120天,经多次X线检查均未发现肺部感染。2005年3月18日经专家组复诊为:窒息致缺氧性脑病,脑水肿后迁延性昏迷,去大脑皮质综合征,永久性植物生存状态。

  2  护理

  2.1  病房管理  室温15℃~20℃,湿度50%~70%左右;保持病房地面每天用1000mg/L消毒灵液拖2次;每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每次30min,行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及皮肤;限制探访。进入病房者一律更衣,戴口罩帽子,上呼吸道感染者一律不准进入病房,以防止交叉感染,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2.2  病情观察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调节吸氧流量。

  2.3  气道护理  气管切开后,机体对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呼吸道为最终导致全身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气管切开后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每间隔2h给患者翻身拍背1次,防止痰液蓄积,以利于患者排痰。

  2.3.1  气道湿化  患者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使气管内的分泌物粘稠度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导致肺部感染,只有充分湿化,引流痰液,才能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1)气道滴液:0.9%NS 250ml加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气管内滴入,3滴/min,间隔半小时,每12h更换1次;(2)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液为0.9%NS 16ml加沐舒坦15mg,每日2次,每次15~20min。60天后改为NS 16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每日3次,以达到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2.3.2  吸痰  有效吸痰可减少气道阻力,防止分泌物坠积、痰痂形成而阻塞气道。(1)选择合适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硬度要适中,过硬易损伤黏膜,过软易吸扁而影响吸引;粗细适当,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导致肺泡陷闭;过细,吸痰不畅;(2)注意吸痰技巧,不带负压进气管,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次使用一根,做到气管和口腔吸管严格分开,可用无菌钳夹吸痰管或单手戴手套操作。吸引负压不超过50mmHg,将吸痰管伸入气管导管,直至气管,支气管内,边旋转,边吸引,不要固定在同一位置,动作应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以免因持续吸痰引发阵发性咳嗽、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等。如果痰液粘稠,可在吸痰时往气管内注入0.45%无菌NS 1~2ml,其操作方法为:左手持注射器针头与针柄连接处,右手持注射器,与入口成30°~45°角,以防针头滑落入气道。(3)供氧: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常可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组织缺氧,加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吸痰时取一次性输液硅胶管穿刺针剪去针头连接氧气管,将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侧孔供氧。吸痰前后给予充分吸氧,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即吸痰前先加大氧流量到5L/min,吸氧2~3min,吸痰完毕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口唇发绀与否,呼吸频率,痰液性状、量及颜色,待患者呼吸平稳后调节氧流量。 

  2.3.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通过静脉给药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保持气管切口纱布干燥,每天用75%酒精消毒气管导管处及周围皮肤,每日更换敷料1次,如有痰液污染,及时更换。导管外口用1~2层无菌纱布覆盖,并经常更换,防止与外界接触而污染;每天口腔护理2次。

  3  体会

  近年来对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有了很大的进展[1],但通过气管切开后建立的有创性人工气道,空气直接通过气管导管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失去了上呼吸道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和屏障作用,以致引起呼吸道的感染情况仍时有发生。本文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加强病房的空气和地面消毒及进出医务人员的管理,有效的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对气管外口创面给予及时换药;对痰液间断性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抗生素;加强病人的全身护理和营养护理,以提高病人的整体免疫力。从而取得了120余天仍无肺部感染的良好效果。但如何有效地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问题,仍是今后护理工作中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冯小梅.气管切开后护理进展.护理学杂志,2002,17(11):11.

  作者单位: 678600 云南瑞丽,瑞丽市医院急诊科  

  (编辑:文  静)

作者: 杨新媛尹景芳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