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期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进行血透的必需条件。其中,动静脉内瘘因具有出血少,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现将多年临床的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进行血透的必需条件。其中,动静脉内瘘因具有出血少,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将多年临床的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年8月~2005年8月期间,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透病人共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16~90岁,使用寿命最长的内瘘至今已达8年余。

  2  护理体会

  2.1  内瘘术前后的血管保护  造瘘前,保护造瘘侧肢体的血管,避免直接动静脉穿刺。术后抬高肢体,注意观察创口有无渗血,包扎不可过紧,防止受压,不能测血压、输液,注意吻合口内瘘搏动,并用喜疗妥药膏涂擦,以加速静脉动脉化,也可以消肿。

  2.2  促使内瘘尽快“成熟”  一般需要4~6周成熟,而血管差的最好在术后8周成熟后方可使用。如果早期穿刺使用,发生皮下出血较多,可缩短瘘的寿命。本组有4例病人因术后4周使用造瘘口,结果引起瘘口闭塞情况。如何使内瘘尽快“成熟”,在术后1~2周后,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好的情况下,做健“瘘”操[1];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健身球3~4次,每次10min;也可用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在吻合口上方,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每次15~20min松开1次,每天可重复3次;可每天热敷或将前臂浸入热水中2~3次,每次5~20min。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均有助于内瘘“成熟”。

  2.3  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  内瘘穿刺时,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技术要熟练,争取一次成功。穿刺部位避免短路循环,穿刺时要有计划地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轮换穿刺点,两次穿刺部位之间要离开3~5cm,不在同一部位或接近部位反复穿刺,预防血管瘤的发生。

  2.4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  主要采用压迫止血法,透析结束拔针后将一块3cm×3cm大小的纱布团在针眼处按压15~20min,再用弹力绷带缠绕,松紧适宜,以不渗血及能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2~3h后酌情去掉纱布。透析次日,用温水湿敷或浸泡内瘘侧上肢20~30min,每日2次,同时可应用“喜疗妥”软膏涂穿刺点及内瘘口,以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穿刺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2.5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教会患者保护自身内瘘  做到:(1)透析前保持手臂整洁,透析穿刺部位当日避免接触水,防止感染。(2)教会病人定时检测内瘘是否通畅,瘘侧肢体勿受压,防止闭塞。如有闭塞现象,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3)患者有假性动脉瘤时,应使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2]。

  3  小结

  内瘘口使用与保护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相互配合,只有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才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以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95.

  2  黄丽筠.2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成都医药杂志,2005,31(1):44.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 325000 浙江温州,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作者: 胡洪佩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