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期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治误区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提出各种问题,发现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需要纠正,否则不利于高血压脑卒中的控制与治疗。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未得到满意的治疗,或根本就未治疗,就连国内一些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防治水平也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接受......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提出各种问题,发现他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需要纠正, 否则不利于高血压脑卒中的控制与治疗。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未得到满意的治疗,或根本就未治疗,就连国内一些医务人员对脑卒中的防治水平也较差。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接受早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脑卒中防治知识水平将是控制脑卒中发病率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血压诊断标准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提出的偶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诊断高血压标准,这是目前我国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收缩压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等于90mmHg也是高血压!

  2  部分高血压可以查出原因

  高血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病。查不出特殊原因的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少数高血压病人(不足5%)可以找到特殊原因,如肾性高血压(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亢、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等)、血管病变,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

  3  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

  高血压病程长,起病隐袭,病人可以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症状,待出现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时才有相应症状出现,此时已失掉最佳治疗机会。在没有并发症时予以降压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脑血管事件,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这是高血压病防治的关键。但许多患者不了解控制无症状期高血压的意义,错误的认为单纯血压升高无需治疗,只等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才会开始降压治疗,丧失了最佳治疗机会。生活中常见有的人平常血压高,但没有感觉不舒服就不服药治疗,照常下地干活、工作,夜间突然不醒人事,到医院检查CT为脑出血,很快死亡。

  4  不了解高血压病需终身治疗

  高血压病因不详,目前尚无仪器或药物能够治愈,一旦确诊,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获得良好控制,将大大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许多病人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血压降至正常后便自动停药了,且不再监测血压,直至下次血压升高出现不适才开始再次治疗。这一停药阶段有时长达数年,血压升高远在症状出现之前便存在了,对机体危害也早就开始了。

  5  害怕药物副作用自行停药

  许多降压药有一定副作用,如头疼、面红、咳嗽或胃肠道反应等,通过减量或更换品种可以克服。但许多病人院外服药时,一旦有副作用发生便自行停药,或改服认为无副作用的中药治疗,也有人用气功治疗,最终失败。

  6  血压高了就输液

  有的高血压病人认为输液(如丹参、维脑路通等药物)既可以降压又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脑血管意外,其实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早期急性缺血型脑卒中只有血压在>180 /105 mmHg时需要静点降压药(如硝普钠、尼膜同等),一般高血压是不需要输液的,相反如果血压高输液,既增加经济负担,又增加心脏负担,严重者可造成心力衰竭。如果血液粘稠度或血脂高,可以口服降脂药物。

  7  血压降低的程度

  降压目标即理想血压水平120/80mmHg,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老年人在逐步适应的前提下降至<140/90mmHg。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 073000  河北定州,定州市第二医院内科

 

作者: 崔京辉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