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期

镇惊汤治疗惊恐不寐80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西医学将此类病症称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或焦虑证,治疗多以镇静催眠、营养神经为主。治疗效果不佳,且多致病人依赖于药物。笔者多年来自拟“镇惊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治疗方法均采用交通心肾、镇惊安神之镇惊汤治疗,其组成:熟地24g,山药15g,泽泻15g,丹皮6g,山萸肉10g,黄连6g,肉桂......

点击显示 收起

  惊吓、恐惧可使人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如失眠、惊悸、恶梦、汗出、尿频,大便稀溏、头痛、头晕、乏力、发热、多疑、纳呆、心慌、胸闷等。西医学将此类病症称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或焦虑证,治疗多以镇静催眠、营养神经为主。治疗效果不佳,且多致病人依赖于药物。笔者多年来自拟“镇惊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因惊吓、恐惧导至失眠,其中男21例,女59例;年龄16~65岁;伴惊悸73例,伴心慌者62例,伴汗出者21例,伴尿频者15例,伴大便溏泄者10例,伴多疑者12例,伴头痛头晕者38例。所有患者均有多梦失眠及恶梦惊醒。舌体胖有齿印苔白者28例,舌淡苔白者10例,舌红苔黄者15例,舌红苔腻者12例,其他15例。脉沉细弦者28例,脉细数26例,脉芤者11例,其他15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交通心肾、镇惊安神之镇惊汤治疗,其组成:熟地24g,山药15g,泽泻15g,丹皮6g,山萸肉10g,黄连6g,肉桂3g,炒枣仁30g,生牡蛎30g以文火久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6剂为1个疗程。

  1.3  治疗效果

  1.3.1  疗效标准  治愈:失眠及相关症状均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相关症状减轻。无效:各种症状均无改善。

  1.3.2  结果  本组治愈36例,好转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5%,其中治愈36例中,中年妇女28例,男8例。无效12例,老年妇女10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2002年8月20日初诊,入院前1个月因家中院墙倒塌,误认为发生地震,遂惶惶不能入睡,此后整夜不眠,每10~30min 1次,尿清而长,大便溏泄,间隔2~3h 1次;低热伴汗出,心慌胸闷、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数,辨证属心肾不交,予镇惊汤煎服,每日1剂,3剂后病人睡眠3~4h/d,热退,尿频改善,大便正常。6剂后,诸症基本消失,连服10剂,完全治愈。

  3  体会

  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恐惧所致神志紊乱的论述中已明确指出恐惧、惊吓则伤肾,肾水不固则下泄,肾水下泄不能上交心火,心火独亢,则心神不宁。即所谓心肾不交,阴阳不调。因此治疗惊恐性失眠,须从交通心肾、调整阴阳入手。

  镇惊汤中以六味地黄汤滋肾为先,又以黄连、肉桂交通心肾,上清心火,下引火归;以生牡蛎镇浮越之气而安神,以炒枣仁养血宁心,诸药合用,使心火得放而神安,肾气得复而气收,气机平调,阴平阳秘而神定志安。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256220 山东邹平,邹平县临池中心卫生院

作者: 李永明,毕爱鹏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