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

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锁骨下静脉自第一肋缘处续腋静脉,位于锁骨后下方,向内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左右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入右心房,此静脉管径粗大,常处于充盈状态,周围有结缔组织固定,较易穿刺,硅胶管插入后可保留较长时间。另外,由于锁骨下静脉离右心房较近,血量多,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时能被迅速......

点击显示 收起

    锁骨下静脉自第一肋缘处续腋静脉,位于锁骨后下方,向内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左右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入右心房,此静脉管径粗大,常处于充盈状态,周围有结缔组织固定,较易穿刺,硅胶管插入后可保留较长时间。另外,由于锁骨下静脉离右心房较近,血量多,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时能被迅速稀释,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小,适用于长期不能进食或需要迅速补充大量液体者、较长时间接受化疗者及测定中心静脉压或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器导管者。因此,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潜在的置管危险因素和护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4~7月,我科收住病人中有30例病人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置管,男25例,女5例;年龄56~68岁;其中重症肝炎20例,胃癌术后2例,肝癌5例,直肠癌2例,重度营养不良病人1例。

    1.2  实施步骤

    1.2.1  穿刺点的选择  进针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所形成夹角的平行线上,距顶点0.5~1cm,与皮肤呈30°~40°角向胸锁关节方向进针。

    1.2.2  体位的选择  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肩下垫薄枕。

    1.2.3  操作步骤  按常规进行。

    1.3  并发症

    1.3.1  气胸  准确掌握穿刺方向,避免过度向外偏移刺破胸膜而造成气胸。

    1.3.2  误穿动脉  准确掌握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避免误穿锁骨下动脉。

    1.3.3  导管堵塞  由于本组病人为高龄、长期卧床,导管留置时间长,易发生导管堵塞。

    1.3.4  感染  锁骨下静脉置管病人体温升高应考虑是否是导管引起的感染。

    1.3.5  脱管  固定要牢固,防止脱落,两个结间距为1cm,并用3M透明粘贴覆盖。

    1.3.6  心律失常  导管尖端触到心壁则可出现心律失常。

    1.3.7  其他  由于本组病人多为长期留置导管病人,往往容易使静脉或管腔内形成血栓。早期发现血栓至关重要,如不及时处理栓子可能会脱落,造成严重后果。本组病人未发生感染和栓子脱落,有2例发生导管脱落。

    2  护理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2)穿刺部位应每天消毒、更换3M透明贴膜一次。严格按照常规消毒皮肤,以插管处为中心环形向外消毒,最后消毒皮肤外的导管至少7cm长,待干后取少量百多帮软膏涂抹在穿刺针眼处,稍等片刻,最后用3M透明黏膜固定导管,选用透明贴膜以便观察穿刺部位红肿及分泌物。(3)每次洗澡后及时更换透明贴膜,以免发生感染。(4)应注意保持导管不被堵塞、脱出、局部无感染。如果输液速度明显减慢,应检查导管是否弯曲、受压或滑出血管外、头部体位不当。预防导管堵塞的措施:将导管固定于病人身上,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确封管,有导管堵塞时,只能拔出不能自行冲注,以防血块栓塞。(5)在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前,要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解释操作的大致过程及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同意书。拔管前应事先告知病人并解释操作过程,使病人对拔管有所了解,拔管时通常取头高脚低位,便于操作,本组病人多采取半坐卧位,拔管时边吸边拔,防止残留小血块和空气进入血管造成栓塞,拔管动作应轻柔,避免折断导管,置管及拔管过程均应严格无菌操作,用无菌纱布压在插管处,导管拔出后继续按压5~10min,再用3M透明黏膜覆盖拔管处,并观察24h,此时病人可恢复舒适体位。

    3  讨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属于侵入性操作,此项技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在病人急救和治疗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给病人造成并发症的危险。所以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尽量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 463000 河南驻马店,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四科

作者: 吴杰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