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

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4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服用经验方金砂牛排石汤作为治疗手段。结论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较好。【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服用经验方金砂牛排石汤作为治疗手段。结果  治愈率67.19%,总有效率82.81%。结论  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较好。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动物类药物; 金砂牛; 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称“石淋”,又称“砂淋”,古人认为本病乃因湿热蕴于下焦及肾虚而引起,故中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及配合补肾药物来组方治疗。近代医家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岳美中[1]经验方“溶石基础方”应用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苡仁等淡渗、利水、通淋药物组方,并试图应用中药调整尿液的酸碱度而达到溶石排石的目的;施金墨[2]主张应用对药:海浮石配海金沙、滑石配海浮石、瓦楞子配鱼脑石、鸡内金配芒硝等等治疗肾结石。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同时也应不断挖掘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并大胆创新。笔者基于这一认识总结父辈行医经验,运用经验方金砂牛排石汤口服,治疗泌尿系结石64例,疗效较好,今介绍如下,请同道指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为1999年至今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和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门诊病人,男48例,女16例;肾结石31例,肾与输尿管结石19例,输尿管结石14例,全部经B超确诊,结石直径为0.45~1.0cm;临床表现为腰痛、腹痛或有尿频急痛等症。

    1.2  治疗方法  采用金砂牛排石汤治疗,方药组成为:金砂牛3g,山甲10g,鸡内金10g,白芷10g,地龙10g,蝉蜕10g,石韦10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车前子10g,上药共6剂,每日服1剂,水500ml煎取100ml空腹服下或应用上药打粉装胶囊,每次服6粒,每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1.3  临症加减  (1)湿热症候显著,如口干苦、舌红、苔黄、尿赤,加金钱草15g,白茅根10g,生地30g;(2)肾虚症状明显,如腰酸痛、尿多清长,加杜仲10g,狗脊10g,菟丝子10g,肉桂1g(后下局服)。

    2  治疗结果

    服药1~3周,64例中治愈43例,小便时排出结石,B超检查显示结石消失;有效10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B超检查结石减少或位置下移;无效11例,临床症状无改变,B超显示结石无明显变化,治愈率67.19%,总有效率82.81%。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2岁,2004年5月12日就诊。患者患肾结石多年,2003年曾在我院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术治疗,术后排出结石1颗,今早患者突发左侧腰腹部绞痛,间有排尿中断。B超检查诊断:双肾多发性结石、左输管扩张并积水。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后予金砂牛排石汤制成胶囊口服,服药1周排出结石1颗,大小约0.5cm×1.0cm;服用该方3周后,共排结石4颗。

    4  体会

    本组方以动物类药物金砂牛(金砂牛)为主药,金砂牛又名地牯牛,为蛟蜻蛉的幼虫,性味平,咸温有毒。《中医大辞典》指该药可治砂淋,但近代文献较少此类记录,笔者是根据民间传说,结合父辈临床经验而予应用。传统上,前人应用中药常有“以意用药”之说,即囿于历史条件所限对一些药物的功效作抽象性解释。金砂牛在幼虫阶段藏匿于砂土中,营造一圆椎型小窝,状如漏斗,以触须拨砂,令蚁虫等跌落砂窝中,捕而食之,因其力可拨砂石故可治“石淋”,至于其现代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方同时应用较多动物类药物如山甲、地龙、蝉蜕,乃取其消肿散坚、通经络、“剥蜕”等功效;鸡内金消积而“化石”;该方还应用肉苁蓉、巴戟天补肾,这是从“肾无实证”这一观点出发;考虑结石乃与肾相关的疾病,肾虚水液气化失司乃结石形成的主因,故在溶石、排石、软坚、消积,攻其有形病邪的同时辅以补肾固本,以策万全。此外据现代药物研究:蝉蜕[3]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石韦[4]治泌尿系结石有较好疗效。白芷[5]抗炎解痉,拮抗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可治肾绞痛。结合结石病的病因、病理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上述药物组方,以争取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9,56.

    2  吕景山.施金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47.

    3  于龙顺.蝉蜕醇提物临床前药理学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8,8(3):8.

    4  唐芪青.黑龙江中医药, 1989,7(4):365.

    5  邓士贤.白芷的平喘及抗炎作用.中草药,1988,19(11):23.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518133 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524500 广东吴川,吴川市人民医院

作者: 杨越 杨峰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