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煤矿创伤的院前急救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煤矿创伤的特点,总结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42例煤矿创伤病人的救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安全转运40例,现场死亡2例。结论掌握煤矿创伤的现场判断和急救方法,对提高煤矿创伤急救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煤矿创伤的特点,总结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对42例煤矿创伤病人的救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安全转运40例,现场死亡2例。结论  掌握煤矿创伤的现场判断和急救方法,对提高煤矿创伤急救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  煤矿创伤;现场判断;院前急救   

  煤矿创伤较为常见,由于煤矿生产条件的特殊性也构成了创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院前急救是整个救治过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2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煤矿创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煤矿创伤的特点及院前急救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男性矿工,年龄18~25岁,平均36.6岁。致伤原因:冒顶、片帮煤石砸伤23例,矿车、电机车挤压伤8例,瓦斯突出伤6例,机车绞伤3例,坠落伤1例,重物撞击伤1例。伤情:四肢骨折22例,脊柱骨折6例,骨盆骨折5例,脾破裂2例,血气胸2例,颅脑损伤8例,合并休克6例,现场死亡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窒息死亡1例,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

  1.2  伤情的判断  (1)迅速了解受伤时间和致伤原因,观察受伤部位和范围,注意损伤程度和类型。(2)确定有无心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呼吸困难、休克和颅高压征。(3)测定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意识状态、体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瞳孔变化、伤口出血现象等。(4)快速完成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脊柱、骨盆、四肢、神经系统的必要检查。

  1.3  急救原则及方法  通过创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立即制定救治方案,对于创伤性心跳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和搬运有危险的患者需立即施行现场抢救;对于伤情较重、尚能搬运的病人可边治疗边转移到医院进一步救治。院前急救方法,主要是:(1)对于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窒息患者立即进行初级救生,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施行人工呼吸或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必要时可现场施行气管切开;坚持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控制伤口出血,防止休克发生;开放性气胸立即封闭胸壁开放性伤口;张力性气胸立即行胸腔穿刺给予减压。(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射复苏药物,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4)对颅脑和颈部损伤主要是保证呼吸道通畅,包扎创面,有效止血;对腹部、泌尿系创伤患者在初步诊断后以搬运入院治疗为主。(5)脊柱、骨盆、四肢骨折、脊髓损伤者应当在确定搬运无生命危险前提下,固定骨折部位后正确搬运转移病人。综上,可将整个院前急救过程概括为“伤情判断—施行抢救—安全转运”三原则。

  2  讨论

  2.1  煤矿创伤的特点  煤矿作业环境复杂,井下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容易发生煤矿创伤事故,而且以突发伤、多发伤、多处伤多见,常危及病人生命。创伤的特点主要是:(1)伤员多为采煤、掘井、开掘一线矿工;(2)以冒顶、片帮岩石砸伤多见,矿车、电机车挤压骨盆、四肢亦较为常见;瓦斯突出或爆炸的伤情最为严重,伤员常是成批出现且多为复合伤,死亡率最高;(3)以四肢骨折最为常见,以瓦斯爆炸和颅脑损伤后遗症最多。

  2.2  加强煤矿创伤的院前急救工作  早期准确的伤情判断和有效的急救处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也是整个急救工作的关键。作为矿山医务人员,必需熟练掌握煤矿创伤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同时,应当加强对矿山救护队员和煤矿工人的急救知识培训,使每一个矿山工作人员都能掌握最基本的初级救生技术,这是当务之急。另外,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相当重要。心肺脑复苏的关键是时间,早期开始复苏是提高成活率和脑功能完全恢复率的基础[1]。因此,在医务人员到达救治现场以前,井下工人的现场自救尤为重要。作为矿山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煤矿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掌握现场判断及院前急救的处理技能,提高煤矿创伤急救的成功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

  (编辑:宋  冰)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平顶山,平顶山煤业集团十矿医院   

 

作者: 赵晓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