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0期

孤独症儿童的记忆、思维特征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将会怎样呢。如果不会记忆,又该是何等痛苦啊。人们的记忆是将生活中所见过的、听过的、想过的或做过的事情记在脑子里,以后能回忆起来,也就是把过去经历的事情在头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对于正常儿童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知识积累也越来越多,记忆会越来越......

点击显示 收起

  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将会怎样呢?如果不会记忆,又该是何等痛苦啊。人们的记忆是将生活中所见过的、听过的、想过的或做过的事情记在脑子里,以后能回忆起来,也就是把过去经历的事情在头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对于正常儿童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知识积累也越来越多,记忆会越来越容易。凡是能理解的东西就记忆得快、记得牢。如教孩子理解名词和动词,孩子对图片中的相应实物、动作能够联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相应词的内容,通过现实生活去表达出来,具有了意义上的记忆能力。
  
  而孤独症儿童的记忆特点则不同,他们往往对数字及文字的机械记忆力明显增强,却缺乏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联系。由于他们表现得发育不均衡,因此缺乏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理解。例如,有的孩子只是机械地重复和模仿一些无意义的数字,对数字的加减乘除的机械运算、推导以及对日历的推算表现出惊人的兴趣;对城市天气预报及某些城市名字的顺序从不颠倒,有明显的记忆能力;但他们的语言表达、记忆却出奇的差。有的孩子上了一天的幼儿园,回家妈妈问他吃什么饭了都记不住,也不能正确回答,以致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连小朋友的名字、自己在哪班都记不住。他们存在有明显的语言及交往障碍,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物采取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漠然态度,所以对身边应该记住的一些简单事情,或曾经反复教过的一些简单词汇也难以记住。
  
  过家家,我不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不会。这些同龄孩子看起来最愉快的事情,孤独症儿童做起来却异常“艰难”。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是很少有思维能力的。大约半岁以后,他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疑问,但已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运用直观的手段去看、去听、去触摸,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对外界的好奇逐渐可以运用语言或表情动作来表达,如开始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等。孩子要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去想、理解,然后再寻找答案,这都是他在用大脑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这些问题的过程。
  
  可孤独症的儿童却不然,由于他们不能积极的与外界环境接触,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对环境的探索,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懂什么是“过家家”,不会用玩具来表示“爸爸、妈妈”,不会表示“做饭、吃饭、洗手、睡觉”等情景,更不会设计和想象,他们不会扮演角色,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即使把他强迫拉入游戏中,过不了很长时间,他会很快将自己逃离集体环境,躲在一边自娱自乐,使别人无法去理解他。相反他会对一些不是玩具的非生命物体感兴趣,如一张纸、一个玩具,可以使他长时间的摆弄,并可以表现得很愉快,还发出没有意义的语言。这使我们看出,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正常儿童形成明显的差异。

  作者单位:200336 上海,上海南亚医院儿童孤独症治疗中心
  

作者: 吴晖,吴忠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