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2期

儿童非典型肺结核X线征象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儿童肺结核是一种较常见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其病理变化比较复杂,X线表现变化多端,致使典型X线征象较少见。本文收集了4年来在我院就诊并获得较完整临床资料的,进行随访,经抗痨治疗痊愈的128例儿童肺结核胸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本病的X线征象认识及诊断水平。我国学者朱氏认为心胸比率是儿童肺......

点击显示 收起

    儿童肺结核是一种较常见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其病理变化比较复杂,X线表现变化多端,致使典型X线征象较少见。本文收集了4年来在我院就诊并获得较完整临床资料的,进行随访,经抗痨治疗痊愈的128例儿童肺结核胸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本病的X线征象认识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中,男90例,女38例;年龄1~14岁,1~5岁19例,6~10岁83例,11~14岁26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多为干咳)、消瘦、盗汗为主,其中表浅淋巴结肿大6例,咯血3例。部分患儿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血白细胞增高4例,而白细胞分类淋巴比例增高。43例作结核菌素试验,其中呈强阳性反应10例,阳性14例,弱阳性11例。

    1.2 摄影方法 1~4岁患儿采取焦-片距120cm,仰卧位,4岁以上采取焦-片距180cm吸气下屏气胸部后前位片,加摄左侧位片69例,胸片随访复查间隔2~3个月1次,总随访时间平均为12个月,有23例随访2年以上。

    2 X线表现

    2.1 门区斑点状、结节状影 107例,占83%,22例为双侧,52例为右侧,23例为左侧,表现为肺门区见0.5~1.0cm大小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的斑点状、结节状影,其中2例见肺门区渗出性病灶,25例肺门区见钙化影。

    2.2 右肺门角改变 右肺门角模糊不清,但隐约可见,99例,占77%;失去正常锐角及圆钝形态的,7例,占6%;清晰可见为22例,占17%。

    2.3 叶间胸膜增厚 共78例,占61%,以右侧水平裂增厚为多。

    2.4 下肺动脉分支紊乱 98例,占75%,以右下肺动脉分支紊乱多见,呈细结节状、短索状及磨玻璃样改变。

    2.5 气管后壁增厚 20例,占左侧位片29%,表现出为气管后壁厚度>3mm,边缘欠清。

    2.6 横膈抬高 17例,占13%,均为左膈轻度抬高,表现为略高于右膈,其形态尚属正常,左肺野内带纹理增强,边缘欠清,其间夹杂斑点状、斑片状增高影。

    2.7 心胸比率缩小 10例,占8%,经抗痨治疗后复查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我国学者朱氏认为心胸比率是儿童肺结核演变预测的一个可信指标[1]。

    2.8 主动脉弓降部密度增高 19例,占左侧位片27%,表现为边缘模糊,其内或肺门区可见结节状、斑点状影。

    3 讨论

    儿童肺结核表现为胸内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越来越多见,由于普通胸片对<1.5cm的肿大淋巴结显示不理想,所以大多胸片表现不典型[2]。其中上述“叶间胸膜增厚、右肺门角改变、横膈抬高”这三种X线征象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而本组病例中所占比例又较大,现略作分析,以供探讨。

    3.1 叶间胸膜增厚 儿童解剖学上原因,叶间胸膜显影一般多为病理性。因为胸膜下淋巴管成网状,分支极其丰富,而后外侧的肺门淋巴结直接靠近叶间裂,所以当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时,极易引起叶间胸膜炎性渗出。因儿童胸内淋巴系炎症绝大多是结核性的。所以此点征象颇有诊断价值。

    3.2 右肺门角改变 结核性的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常同时侵犯邻近的肺组织,发生渗出性病变,导致肺门增浓,结构模糊不清[3]。虽然其他炎症也有引起肺门的增浓模糊,但同时合并叶间胸膜增厚少见,也少有报道。

    3.3 横膈抬高 正常右膈比左膈高1~2cm。本组病例17例均为左膈抬高,这可能与左膈神经更贴近左肺门及副膈神经多见于左侧有关,更易受到炎性刺激而麻痹。

    【参考文献】

    1 朱大成.小儿肺结核的瞻前顾后X线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7,21(3):173-174.

    2 上海长征医院放射科.肺门淋巴结结核的X征像.医学情况交流,1976,104.

    3 屈运良.儿童不典型支气管肺门淋巴结结核70例X线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1:27.

     作者单位:317100 浙江三门,三门县花桥中心卫生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赵恒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