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辅助检查:X线示左股部软组织富血供性占位。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腺泡样巢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不等,巢内缘不整,外周较圆滑,巢与巢之间为丰富的、互相连通的血管网。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界清,胞浆丰富,有嗜酸性颗粒,核圆形,异型性小,含有核仁,核分裂象不易找到。病理诊断:(左股内侧)腺泡状软组织肉......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疼痛不适,逐渐加重,7天前发现左大腿远端肿块,疼痛,活动受限。入我院治疗。
    
  体格检查:左股内侧一约5cm×4cm肿物,压痛,活动度不大,界清,左下肢活动受限。其余(-)。
    
  辅助检查:X线示左股部软组织富血供性占位;B超:肝、胆、胰、脾、双肾及肾上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手术所见:左侧内收肌内见一约8cm×5cm肿物,质软,界清。
    
  大体检查:梭形肿物6cm×4cm×4cm,部分区域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软、脆。
    
  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腺泡样巢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不等,巢内缘不整,外周较圆滑,巢与巢之间为丰富的、互相连通的血管网。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界清,胞浆丰富,有嗜酸性颗粒,核圆形,异型性小,含有核仁,核分裂象不易找到。局部侵犯包膜,并见血管内瘤栓。
    
  免疫组化:Vimentin  + ;        Myoglobin  - ;
    
  EMA  - ;Syn- 。
    
  病理诊断:(左股内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2  讨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青年人,女性多见,好发部位在成人为股前区肌肉内或肌肉筋膜处,小儿则以头颈部多见,一般生长缓慢,病史较长,恶性            程度低,预后好。切除后易复发。肿瘤间质血管丰富,瘤细胞易发生血道转移。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在诊断时应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1)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同见于横纹肌内,均有腺泡状结构。但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瘤细胞较小,核染色深,呈颗粒状或块状,似淋巴母细胞,可找到一些着色较红或长带状,Myoglobin阳性的横纹肌母细胞,腺泡之间缺乏窦状血管网。(2)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二者共同点是瘤细胞胞浆富于颗粒,细胞多边形。但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间质无毛细血管网结构,肿瘤体积小,<3cm。腺泡结构不典型,不规则,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分界明显。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细胞S-100强阳性。(3)腺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胞浆丰富呈上皮样,可误诊为腺癌(如肝、肾、肾上腺的腺癌),但本瘤的腺泡内缘不整齐,细胞松散,不是真正的腺腔,腺癌EMA阳性,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EMA 阴性[1]。(4)副节瘤:二者均由多形细胞组成巢状结构,巢间为富于毛细血管的间质。不同点为:第一,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生在年轻人,而副节瘤常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第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四肢肌肉或阴道、肛门附近,副节瘤常见于头颈部、纵隔及腹膜后;第三,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瘤细胞较大,胞浆内颗粒粗;副节瘤瘤细胞较小,颗粒细[1]。

【参考文献】
  1 中山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病理教研室主编.外科病理学(下册),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8-1129;1106.


作者单位:262500 山东青州,青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 齐桂苓,王连明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