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浅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笔者认为,中医与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只满足于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和西药,而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应该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研究开发新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笔者认为,中医与西医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只满足于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西药,而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应该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研究开发新型抗风湿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长期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热门话题。然而,中医与西医毕竟是两套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能只满足于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和西药,而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并且从中药寻找更有效的抗风湿药。

    1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属痹证范畴,因其以遍历关节肿胀疼痛,缠绵难愈为特点,故又有“白虎风”、“历节”、“鹤膝风”、“骨痹”、“尪痹”、“顽痹”之称。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内脏亏虚,禀赋薄弱,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其内因是脾胃肝肾气血阴阳不足,卫外不固;而外因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发病机制与关节、肌肉、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以邪气痹阻、痰瘀互结、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特征,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末。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因病因病机复杂,常常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痰瘀互结。各医家、各学派有不同的治法,归纳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1  分型辨治-风寒湿痹型  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蠲痹汤加减;风热湿痹型:治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白虎桂枝汤、四妙散等化裁;寒湿瘀热错杂型:治宜寒热并用,清热除湿、温经化瘀,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肝肾气血亏虚型:治宜滋养肝肾、调补气血、活血通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临床上,各型之间常常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需灵活掌握,辨证治疗。

    1.2  一方一药治疗  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少医家用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如:复方蚂蚁丸[1]、风湿康胶囊(洋金花、制马钱子、西洋参等)、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96%以上[2],还有诸多医家的成方验方均有较好的疗效。

    近几年来,单味中草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疗效得到了肯定,笔者在临床中用雷公藤、蚂蚁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已证明: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等免疫抑制作用,雷公藤多甙被认为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蚂蚁的有效成分蚁酸具有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此外还有青风藤、羊踯躅根等单味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的报道。

    1.3  综合疗法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病势缠绵,中医除了辨证论治予内治法外,还配合中药外治,针灸、按摩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2  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病,现代医学并不承认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刮风下雨、潮湿气候有直接的关系。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体液免疫为主)介导的,以滑膜炎症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的风湿病。西医强调诊断标准,虽然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相差甚大,但至今尚无具体的临床分型,只是根据临床表现和一些实验室指标、经验性地估计预后选择治疗。

    由于免疫异常与炎症反应始终贯穿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过程,所以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调抗炎和免疫抑制。传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调依次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经过对传统疗法的反思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特点的认识,80年代末,西医开始强调早期使用慢性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对于顽固性、进展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联合化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不影响免疫的致病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地位已被重新确定,近年来,甲氨蝶呤已被美国的大多数风湿病专家视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药。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争议甚大,它经历了“肯定-否定-重新肯定”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末激素曾被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救星,50年代后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逐渐被认识,70~80年代将其列为未选药,近年重新评价免疫抑制剂和慢作用药的应用时机时,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受到肯定,但必须防止滥用,应掌握好其应用时机、剂量和疗程,一般认为,在甲氨蝶呤等药起效之前,过渡性地口服小剂量泼尼松(10mg/d)是有益的。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之我见

    近年来,中医和西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均有长足进展,西医具有奏效性、近期控制病情的优势,但往往因副作用大而影响疗效。中医具有调节整体功能,稳定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如何能更好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将两者合一,扬长避短,中西医结合不能只满足于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应用中药和西药,而应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减少副作用,从中药中寻找更有效的抗风湿药,这是当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3.1  中西医并重,相辅相成  在摆脱传统治疗模式以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已有提高,然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毕竟是一个不可治愈性疾病,不论疾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还是降低疾病活动度,均难免要长期用药,病人能否坚持用药,是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的重要因素,西药往往因副反应导致病人中止用药。中医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调整机体功能,以减轻西药副作用,稳定疗效。若在急性期予西药及时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同时也给中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和胃健脾等内服中药,必要时配合中药外洗外敷则可协同西药增强疗效,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使病人能按计划进行治疗,及时控制病情,中西医并重,相辅相成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但中药也有副作用,如雷公藤(中药)具有性腺抑制作用,若与环磷酰胺(本药)合用,可能加重性腺的毒性,临床应予注意。

    3.2  中药为主、西药为辅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期或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关节晨僵、梭形肿大,疼痛时重时轻,贫血、低蛋白血症、形体消瘦、关节畸形、强直、功能障碍等。常可累及五脏。此期患者往往对抗风湿药敏感下降,且无法长期、大剂量使用抗风湿药,而患者多表现为关节肿痛、缠绵难愈、体质虚弱、易合并感染,西药难于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医学则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医认为痹证日久、邪气久羁、痰湿流注、瘀血痹阻、肝肾气血不足,治宜调补气血、滋养肝肾、活血通络、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扶正以祛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能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表现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这是西医所不及的,所以对于中后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主张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佐以针灸、按摩及功能锻炼,必要时可配合少量抗风湿药以辅助治疗。

    3.3  加强中西结合研发,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阶段而是应该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把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临床药理等广泛深入地应用到中西药领域,研究开发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中草药。目前中草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可见从中寻找和开发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药,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郭来五.复方蚂蚁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54例临床疗效观察.山西中医,2005,8(11):22.

2 饶光立.风湿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1):63.

3 张存.粉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病20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2004,12(9):18.


作者单位:655105 云南马龙,马龙县月望乡中心卫生院

作者: 高晓敢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