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12期

O型血人群高发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全球多发性疾病,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75%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发病存在地区差异、时间差异、性别差异、社会差异等。但是最新的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全球多发性疾病,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75%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发病存在地区差异、时间差异、性别差异、社会差异等。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还与血型存在着关系,特别是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O型血发生消化性溃疡者相当于其他血型者的1.5~2倍。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导致O型血人群高发消化性溃疡病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论。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黏膜屏障;血型抗原;Lewis抗原

消化性溃疡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比较公认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原因是因胃肠黏膜的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失衡而引起的。当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大于防御因素时,溃疡病就可能形成。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1]:(1)消化性溃疡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群;(2)胃酸在溃疡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3)根除Hp可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证明Hp在溃疡病的发生、复发中起作用。Hp最早由Warren和Marshall等于1983年从人胃黏膜中培养出来,Hp系定植于人体胃黏膜表面与黏膜层之间的微需氧菌,通过粘附、毒力因子等对黏膜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机体对细菌的免疫反应等机理而引起消化性溃疡[2]。大量流行病学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大量的临床病例也显示Hp在十二指肠溃疡病和胃溃疡病患者中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在众多的致病因素中,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其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3]。

  1 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Hp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极高的检出率,胃溃疡中的检出率通常在70%以上,十二指肠溃疡在90%~100%。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者的20倍左右。另外,根除Hp可以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同时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大大降低愈合后溃疡的复发率。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几乎合并存在,在消化性溃疡之前先有慢性胃炎。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相关性胃炎者,有11%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而Hp阴性者仅0.8%发生溃疡。Hp感染对胃酸的分泌和调节有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必备条件,除Hp外,胃酸能有效的使胃内细菌聚集减到最低程度,低酸或无酸状态增加细菌感染机会。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的分布部位、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与胃酸分泌有关[4]。正常健康人壁细胞数约有10亿个,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壁细胞数多达18~20亿,数量增多的壁细胞能分泌大量胃酸,胃酸对黏膜的直接损伤与其同胃蛋白酶结合在一起造成对黏膜的“消化作用”,胃蛋白酶在高胃酸状况下可呈现很强的消化黏膜作用,当胃酸超过一定浓度(pH<4),胃内蛋白质就受到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致使胃酸成为损伤黏膜的主要攻击因子。Hp散布或局灶性分布于胃窦、胃体和胃底,主要位于胃窦部,且仅分布于胃上皮,消化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普遍存在十二指肠的胃上皮化生,这种胃上皮化生发生率相当高,约为90%。研究显示胃上皮化生的发生率在消化性溃疡为83%,正常十二指肠黏膜为35%[5]。在胃内化生的肠上皮中没有Hp,正常的十二指肠黏膜中也没有Hp,但在十二指肠内化生的胃上皮中分布有Hp,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的形成使Hp可在十二指肠定植,一旦Hp感染胃窦,便可播散入化生的上皮,最终形成溃疡。Hp首先覆盖在正常胃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层,胃上皮的黏液细胞是Hp粘附的靶细胞, Hp通过粘附因子的作用主要存在于胃黏膜内黏液的下层,这就为Hp致病并逃脱免疫攻击打下了基础,然后通过胃蛋白酶与对黏膜有害的细胞毒作用导致黏液层分离,细胞内黏液颗粒减少,且损伤微绒毛与细胞,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形成。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种重要的攻击因子。

  2 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的机制[6]

  2.1 削弱黏膜屏障功能[7] 研究表明,毒力型Hp能降低胃黏膜表面黏液层的卵磷脂浓度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通过对黏膜层厚度的测量发现,感染Hp使得黏液层变薄甚至不完整,破坏了黏液层的疏水层,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细胞分泌黏液减少,从而削弱了黏膜屏障功能。

  2.2 通过炎性细胞介导破坏黏膜细胞[8] Hp感染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特别是CD4+T细胞亚群中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通过IFN-γ导致黏膜炎症损伤,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p产生的毒力因子可以损害胃肠黏膜或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胃肠黏膜损伤,Hp感染后其菌体自身和其分泌的大量具有抗原性物质,如内毒素相关抗原(CagA)和空泡毒素相关抗原(VacA)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局部炎性细胞浸润,炎性介质释放而使黏膜防御功能低下,如机体免疫失控,黏膜损伤将不断发展,继而造成胃、十二指肠溃疡。

  2.3 促进氢离子逆向扩散[9] 已知胃黏膜屏障防止氢离子逆扩散的屏障为3层,最表层表皮为黏液屏障,其次是细胞屏障,第3层是表皮下屏障,即微循环,微循环受神经体液调节,使逆向扩散的氢离子被中和、稀释或移除。Hp分泌尿素酶,致使尿素水解,在上皮细胞表面,尤其是接近间歇处氨升高,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跨氨梯度,从而阻滞氢离子由黏膜向胃腔内分泌,进而导致氢离子逆向弥散进入并渗透过黏膜层,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进而刺激H2受体,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3 Hp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血型的关系Hp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有关是由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而发现的[10]。O型血人群中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O型血人群,这可能是O型血人群高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之一。无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还是健康输血员O型血的Hp感染率都显著高于非O型血者,在同一疾病中,Hp阳性患者O型血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这就排除了由于不同疾病的血型差异所致。 Hp表面有许多血细胞凝集素,它可以导致血凝反应和红细胞变形,它的分子形态具有细菌群集繁殖因子抗原的特征,后者具有识别、粘着红细胞和上皮靶细胞及吸附在特殊的化学成分上的性质。这些化学成分通常在与哺乳动物细胞糖蛋白有联系的外膜上,通过对Hp血凝素这些特征的研究发现[11],胃黏膜细胞表面的Hp受体含有岩藻糖,Hp特异的与其结合,胃黏膜细胞表面的Hp受体含有Leb血型抗原,Leb抗原部分地由O型血抗原组成,并且当Leb抗原糖链末端的岩藻糖残基被N-乙酰半乳糖(A型血决定簇)或D-半乳糖(B型血决定簇)残基取代都将失去与Hp特异结合的活性,这揭示O型血人群的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较非O型血人群更多的Hp受体,因此对Hp更易感。在胃溃疡患者中Leb阳性的人群中Hp感染率较高,进一步证实Hp与岩藻糖有特殊的亲和力。血型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构成血型抗原的糖蛋白或糖脂,而血型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血型抗原糖链的组成。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链便是特异性决定簇[12]。红细胞上的ABH抗原决定簇,虽与体液中的抗原决定簇糖链结构相同,但连接的骨架不同,红细胞上的糖链是神经鞘氨醇与脂肪酸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所以红细胞上的ABH抗原是糖脂而不是糖蛋白。血型抗原不仅存在于血细胞上而且也存在于体细胞上和体液中,ABO血型抗原物质的差异在于其糖链末端的残基不同,A、B、H三种血型抗原化学结构的差异,仅在于糖链末端的1个单糖。A型血的糖残基是N-乙酰半乳糖,B型血是半乳糖,O型血是岩藻糖,并且许多研究已证实,上皮表面的血型抗原物质可作为多种微生物的受体。Lewis抗原可作为几种病原菌的受体[13],最值得注意的是Hp,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多数Hp菌株的O型抗原脂多糖表达 Lex、Ley 、1型H、Lea 、Leb 等,脂多糖表达的Lex和 Ley与人类壁细胞Lex和Ley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从而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低胃酸状态和萎缩性胃炎。其中Leb介导了某些Hp菌株对胃黏膜细胞的侵袭,Leb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Leb活性的可溶性糖蛋白存在时可阻断细菌结合到胃黏膜的过程。Hp必须与胃黏膜表面的特殊结构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吸附和粘着在胃黏膜表面而致病,而Hp上的Lex介导胃肠上皮细胞的粘附[14]。胃黏膜细胞表达Leb则可以结合Hp-P466,而缺乏Leb的细胞则不能结合。1型H也可介导Hp的附着,但是黏附程度要低很多。而Lea、ALeb 和BLeb不能结合细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O型血个体具有较大可能发展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

【参考文献】
   1 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现代理念.中华消化杂志,2005,25(3):189-190.

  2 刘炯.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现代消化介入诊疗,2006,11(2):87-88.

  3 池肇春,亓玉琴,董全江,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69-172.

  4 范学工,夏华向.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与临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9-82.

  5 李兆申,湛先保,许国铭.胃黏膜损伤与保护-基础与临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0-145.

  6 汪鸿志,曹世植.现代消化性溃疡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6.

  7 马述春.幽门螺杆菌产生的酶类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作用.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4,14(1):16-19.

  8 Ching CK,Wong BCY,Kwok E,et al.Prevalence of CagA-bearing Helicobacter pylori strains detected by the anti-CagA assay in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in controls.Am J Gastroenterol,1996,91:949.

  9 Henry S,Samuelsson B.ABO polymorphisms and their putative biological relationships with disease.In:King M-J,ed.Human Blood Cells:Consequences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Variations.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0:1-103.

  10 汪鸿志,曹世植.现代消化性溃疡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7.

  11 Watkins WM.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of the ABO,Lewis,and P blood group systems.In:Harris H,Hirschhorn K,eds.Aduances in Human Genetics vol.10.New York:Plenum Press,1981:1-136.

  12 刘文忠.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6-432.

  13 Costache M,Cailleau A,Fernandez-Mateos P,et al.Advances in molecular genetics of α-2 -and α-3/4-fucosyltransferases.Transfus Clin Biol,1997,4:367-382

  14 Clarke CA,Edwards JW,Haddock DRW,et al.ABO blood groups and secretor character in duodenal ulcer :population and sibship studies.Br Med J,1956,ii:725-731.

  

作者: 李德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