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11卷第2期

小儿肠炎111例超声影像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小儿肠炎超声影像临床分析小儿肠炎是小儿常见病,以腹痛、腹泻、哭闹为主要临床症状,由于小儿解剖及生理特点加之小儿表达能力欠缺,临床医生仅凭临床症状及检验作出临床诊断,如何提高小儿肠炎诊断。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放射性及检查费用低的特点,为小儿肠炎诊断提供辅助依据,为此本文探讨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儿肠炎 超声影像 临床分析

 小儿肠炎是小儿常见病,以腹痛、腹泻、哭闹为主要临床症状,由于小儿解剖及生理特点加之小儿表达能力欠缺,临床医生仅凭临床症状及检验作出临床诊断,如何提高小儿肠炎诊断?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放射性及检查费用低的特点,为小儿肠炎诊断提供辅助依据,为此本文探讨小儿肠炎超声诊断价值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1年4月以腹痛、腹泻来院就诊小儿肠炎111例,年龄1个月~3岁6个月,平均2岁3个月;其中男51例,女60例,结合血及便常规化验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logiq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和7.5~10MHz,嘱患者仰卧位,哭闹患儿给予5%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对腹部脏器及下腹部肠管逐切面扫查。首先用3.5MHz探头扫查,了解整体情况,然后用高频探头检查(7.5~10MHz),手法轻重结合,若患者肠气较多,探头适当加压腹部,使肠管内容物挤压减少或排开,使探头和探测目标之间距离缩短[1]。

  2 结果

  系膜小肠主要盘踞在结肠围成的方框和小骨盆内,前面被大网膜以不同情况覆盖与前腹壁接触,起始与末端固定,系膜小肠活动度较大,不易沿肠管追踪,营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肠系膜静脉注入门静脉,经肝脏解毒后通过肝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

  肠炎超声图像表现:(1)肠管轻度扩张及蠕动加快,111例患儿中,全部肠管扩张,以上腹部空肠扩张明显,扩张最宽内径3.1cm。其内见液体及肠内容物;小肠蠕动加快大于每分钟5次,偶尔见小肠肠管和内容物呈“活塞”往返运动;形成肠激惹症状。(2)肠壁增厚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系腊膜小肠壁由浆膜、肌层、黏膜下组织及黏膜层组成,肠炎时由于内毒素刺激黏膜组织及黏膜层水肿增厚明显,使整个小肠壁均匀增厚。小肠皱襞在小肠内液体衬托下水肿增厚突向肠腔,坏死出血时可见黏膜下层呈“絮状物”漂浮于肠管内液体。111例中107例肠壁增厚超过0.5cm;由于炎性刺激小肠壁彩色血流丰富加快,使小肠壁呈“花斑”征,且彩色多普勒血流呈高速低阻型。(3)肠间隙液体增多。正常情况下,小肠间隙可见少量液体回声,小肠蠕动时,肠间隙液体起到润滑保护作用,肠炎时渗出液体增加。111例有89例肠间隙液体直径大约1cm。(4)肠系膜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111例患儿中98例淋巴结肿大,小肠系膜及腹主动脉和髂血管旁均可见成片串珠样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cm,且不融合。淋巴结以低回声为主,淋巴门不偏移[2]。(5)肝脏门静脉系统改变。小肠静脉血流由肠系膜上静脉注入门静脉,由肝脏解毒后,经肝静脉回流进入体循环;由于肠炎内毒素作用使回流入门静脉系统血管呈“等号”样改变,回声增强,尤其是三级分支以上血管,治疗不及时易形成肝脓肿。111例中有108例肝门静脉系统呈等号样改变。

  3 讨论

  小儿肠炎是小儿常见病,由于小儿机体肠道内防御能力不健全,加之小儿生理特点,形成小儿肠炎,小儿肠炎诊断及治疗不及时易形成并发症[3]。超声检查由于其特点越来越容易使患儿家属接受,小肠肠壁水肿增厚及淋巴结肿大和肝内门静脉系统血管壁等号样改变;结合化验及临床体征,提高小儿肠炎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贺英,王丽.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19-120.

  3 夏焙主.实用胎儿与小儿超声影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作者: 窦志江作者单位:301900 天津,天津蓟县中医医院超声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