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11卷第2期

论释、儒、道与中医之预防及养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论述在中医的发展史中佛教、儒教、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着重介绍对中医养生和预防学的影响。【关键词】中医。养生。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论述在中医的发展史中佛教、儒教、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着重介绍对中医养生和预防学的影响。

【关键词】  中医;养生;预防;佛教;儒教;道教

 作为国粹之一的中医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道家理论的影响较为深远,中医自古就有“医道同源”、“医易同源”说。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把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列为六家要旨,为“务为治者”。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医家排在诸子百家之末。而言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另外,生于孔子之前的名医如医和、医缓、扁鹊等,其不言儒,自无可言,而战国时文挚、汉代仓公等亦不言儒,东汉涪翁及弟子程高又为道医,但程高弟子郭玉却颇具儒家风范,其“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仕为太医丞。华佗“兼通数经”,必为大儒。然其养生论及五禽戏,却为道家理论。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曾言“医,小道也。”又言“医者,仁术也。”《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同时《论语·子路》又云:“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在儒家看来,医既为仁术,又为小道,在这种崇高与卑贱双重地位中生存,儒医必然会谋求发展出路,那就是儒、医、道三者的融汇,后期并与汉晋传入的佛学相融合,在唐代释、儒、道三家鼎立,至宋儒医已奠定了相当优越的社会地位。古人本就认为医儒为一家,《原机启微·自序》“医为儒者之一事”、“儒者为医,如菜作齑”,张炯在《神农本草经》序云“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医也而实儒也。”同时,由于孔子好古,儒医自然重视经典,对中医的基础理论起到了长足发展。《礼记·曲礼》云“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世者,唐代学者孔颖达认为“择其父子相承三世也,是慎物调齐也。”明代大儒宋濂则认同古之医师,必通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辩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言医。故《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也有认为三世者当指《周易》。因为儒医崇尚“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相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孔子作传,历经三世。《汉书·艺文志》说“易道深,人更三圣,历世三古。”笔者是比较认同《周易》的。因为《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是医道儒的基础,三者同源于《周易》。甲骨文“易”字的上半部为日,代表阳,下半部为月,代表阴,本身就有阴阳观。医者,意也,和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医儒合流应是由张仲景首开先河,其以儒为太守,怀儒之仁心,行医于庙堂,故有“坐堂”。其在《伤寒杂病论》序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并引“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作结语。随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的独尊儒学局面被打破了,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的流行。至唐代释儒道已成鼎立,此时的佛学已变成道地的中国文化了,与儒医道之思想互为渗透,儒中有道,道中有释,释中有儒。尤以禅宗为代表。禅师一行,以佛教比丘而兼通道家之阴阳术数之学,另创“大衍历”,大儒朱熹外示儒术,内幕道法,晚年化名崆峒道士邹沂,竭力研究《参同契》。而唐孙思邈一生修习神仙丹诀而兼通佛法,集儒道佛而作《千金方》,其序云:“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又云:“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其《海上仙方》是集方药养生于一书,引用了佛学的地火风水等医学养生观点,与道儒的阴阳五行交相融合。

  “预防”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下经》,“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春秋时期,已普遍形成防范于未然的思想,如《管子》说:“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故祸不萌”。这种避祸防患的观念影响到中医学,被引申、发展成为预防疾病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者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汉代·张仲景所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也是中医对治疗未病的充分阐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此亦为未病先防也。唐代·孙思邈就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其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难经·七十七难》云:“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金匮要略》强调:“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论衡·累害篇》说:“夫鼠涉饭中,捐而不食”。《淮南子·要略》说:“一杯酒,白蝇渍其中,匹夫勿尝”。《论衡》清楚指出:“口食腐,心损口恶,呕吐霍乱”食物中毒诸症。环境卫生:在饮水和清除污水、垃圾、二便等方面部有明显的进步。到汉代,不仅定居者凿井而饮,而且军队野外驻扎也是“穿井得水乃敢饮”。当时政府规定每年在一定时期里浚水改火,并强调其防病的意义。如“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去温病。”讲究饮水卫生的同时,秦汉时期继前代之后在建造、铺设下水道、排除污水方面又有了较大的改进。《三辅黄图》载:“未央宫有渠阁,萧何所造,其下砻石以道、若今御沟,因为阁名……”反映了汉初的下水道建设。秦汉时期,预防疾病措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使用香药和隔离病院。佩带或焚烧香药以预防疾病古已有之。《山海经》载有薰草等7种药物,“佩之,可以已厉(疠)”如:花椒、良姜、杜衡、辛夷、藁本、佩兰等。现代实验研究证明,上述芳香药物在气态条件下或薰燃,多能达到空气消毒的作用,对致病菌或病毒有着抑制甚至杀灭的作用。

  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以《易》而启源,在漫长的发展中博取儒、道、佛等诸家之长,完善了中医药文化。

  

作者: 夏其斌作者单位:134100 吉林通化,通化县疾病预防控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