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12卷第2期

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爆发的调查与处理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爆发调查与处理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湖北省至今未发现本省级的登革热病例[1],近年来,发现的几起登革热病例都是广东省感染后回本地治疗,经血清学试验确诊的输入性病例,分别是2002年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输入性登革热疫情 爆发 调查与处理

  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湖北省至今未发现本省级的登革热病例[1],近年来,发现的几起登革热病例都是广东省感染后回本地治疗,经血清学试验确诊的输入性病例,分别是2002年荆州发现2例,2003年荆州发现1例,2003年武汉发现3例。江陵县未报道过登革热病例,而2008年10月通过1例在泰国感染回本地治疗的输入性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又调查出3例在泰国感染回本地的临床诊断病例,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首发病例基本情况

  病例1,男,45岁,江陵县普济镇沿河路居民,2008年9月2日赴泰国,10月1日发病,10月5日回国,10月6日入住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发热(39℃)、头痛、下肢关节酸痛、恶心、呕吐、乏力、胸部有散在出血点、大便暗红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10月6日白细胞计数为1.83×109/L,10月7日复查为1.09×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64.5%,淋巴细胞22.6%),血小板66×109/L,红细胞压积0.56L/L,出血凝血时间正常,尿蛋白(++),尿红细胞(-),CK-MB 24U/L,CK 172U/L,AST 125U/L,ALT 80U/L。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疑似登革热。10月7日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一医院的电话报告后,立即展开调查,初步判断为疑似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将此起疫情报告了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通知江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

  2疫情检索

  10月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专家组赶赴荆州,由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陪同赶赴江陵,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江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工作人员同省市专家一道赶赴首发病例所在乡镇普济镇调查。经查找,找到曾赴泰国的病例2,男,48岁,江陵县普济镇横街居民,2008年9月13日赴泰国,9月26日发病,发热7天,有头痛、肌肉痛等症状,9月28日在泰国治疗后病情有缓解,10月2日回国。通过病例2了解到普济镇曾赴泰国的还有1人患病,病例3,随即赶赴病例3家中调查。病例3,女,35岁,江陵县普济镇星星村2组村民,2008年6月20日赴泰国,9月27日发病,当日回国,有发热,头痛,肌肉痛,在深圳按感冒输液1次后回家,通过病例3了解到邻近的沙岗镇还有曾赴泰国的1人患病为病例4,随即赶赴病例4家中调查。病例4,男,44岁,江陵县沙岗镇东津村2组村民,2008年8月19日赴泰国,9月25日发病,有发热,头痛,肌肉痛,9月26日回国未作治疗。通过病例4了解到同村另有2名村民病例5、病例6与其同日赴泰国,同日回国,经调查病例5、病例6都未发病。见表1。

  3采取的预防措施

  对调查到的3例患者建议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治疗,家中增加纱窗(门)、蚊帐等防蚊物品,对患者家庭和邻户进行了健康教育,告知了预防登革热病的基本知识,对患者家中及方圆100m范围内进行了药剂喷洒灭蚊并告知其每日自行药剂灭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医学观察15天,同时采集了3例患者的血清送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首发病例血样已由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送检)。全县医疗单位启动发热门诊,加强登革热疫情监测和上报,实行日报制,主动搜索发热病人,特别是外出返乡人群(包括出入境人员、海南等沿海地区务工人员),县疾控中心继续进行线索追踪调查,及时向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疫情动态。

  4实验室检查

  首发病例及3例患者的血样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都是阳性。患者家属受检者6人,其中4人IgM抗体、IgG抗体都是阴性,1人IgM抗体、IgG抗体都是阳性,1人IgM抗体阳性。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测结果详见表1,患者家属临床症状及检测结果详见表2。表1赴泰国劳务人员发病情况一览表表2赴泰国劳务人员家属发病情况一览表

  5转归病例1

  在医院治疗7天后痊愈出院,其余3例病例于10月10日经江陵县疾控中心流行病调查医生检查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痊愈。

  6本底调查

  (1)经调查,本县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人数较多,仅2007年和2008年到泰国人数就达1000多人。部分人证件有效期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该人可以随时到大使馆办理签证后出境到其他国家。(2)此次疫情涉及人员住所相距较近,赴泰国后也都在同一城市,出入境的时间基本相同或相近,如果感染登革热的人员较多,回国后容易引发本地的登革热暴发流行[2]。(3)本县无登革热疫情记录,群众对登革热等类似疾病防控意识差、措施不得力。也缺乏对登革热等类似疾病预防知识,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使用蚊帐的家庭越来越少。这些薄弱环节,为登革热的传播埋下了巨大隐患。

  7讨论

  登革热病在湖北省属于少见病,本次疫情除首发病例外,其余3人虽有发病,但症状较轻,只经过简单就诊或者未就诊,容易忽视,没有经过正规的诊断与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不经过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很难发现这些病例。患者家属受检者6人,其中2人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但这2人都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为本地感染,提示登革热已经发展成为了本地感染,如果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可能会造成登革热暴发疫情。近年来省级举办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培训,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迅速发现了首例临床诊断病例,调查到了3例临床诊断病例。充分体现出了省级技术培训的作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人员外出务工流动性的增加,出省出国的情况增多,输入性疾病也有所增多,将来各种输入性疾病可能会有增多趋势,可能会造成本地感染甚至暴发流行,这就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提高警惕,及时发现病例,妥善治疗,加强防控措施和健康教育,严防疫情扩散。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医疗单位更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常见的输入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治疗病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给本县传染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本地感染。对已经发现登革热病例的地区,当前要迅速组织开展灭蚊活动,尤其是病家防蚊灭蚊[3]。在病家100m范围内定期杀灭伊蚊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对登革热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严防本地感染。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构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要与当地公安、劳动部门加强联系,掌握当地出入境劳务人员的基本状况。在排查出境返乡传染病患者的过程中,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政府协调公安部门协助查找,对在医院就诊的近期回国的劳务人员要做好追踪管理。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出境劳务人员的管理。对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人员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出入境情况,定期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及时反馈到当地卫生院,以督促发病的劳务人员及时就诊。劳动部门要对出国、出境从事劳务活动的人员进行适当引导,对掌握的出国、出境劳务人员信息定期向卫生部门反馈。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医疗救治、疫情监测、现场处置、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所需经费。要通过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实现登革热不暴发、不流行的目标。本次疫情因时间紧迫,未作蚊虫调查,未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未捕捉伊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是本次疫情处理的不足之处。当发生登革热疫情时,应该同时作好蚊媒调查。

【参考文献】
    1韩万柏,杨学颖.我国登革热研究概况.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03-104.

  2梁文佳,何剑峰,罗会明,等.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华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33(5):4-7.

  3宋秀玲,黄烔烈,郑小英,等.白纹伊蚊经卵传递登革热2型病毒的试验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5,5(1):22-24.

  

作者: 许新文,彭晓明,黄松,潘佑文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