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12卷第3期

长期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老年心律失常46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长期小剂量胺碘酮口服老年心律失常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构成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另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也更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自20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长期小剂量 胺碘酮 口服 老年心律失常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构成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另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也更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自2006年以来,在本所与其他三个干休所使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心律失常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本组46例,男44例,女2例,年龄73~87岁。频发室上性早搏34例,其中17例合并有短阵室上速;频发室性早搏12例,其中5例合并有短阵室上速。治疗前在本所或体系医院完成心电图、胸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测定。除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缓、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炎症病人。

  1.2 治疗方法

  开始给予胺碘酮片200mg,3次/d,7天后减量为200mg,2次/d,再持续10天后减量为200mg,1次/d;2周后再减量为100mg,1次/d。服药后第1周每天做心电图测QT间期,之后每周测QT间期。治疗30天后复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胸片,之后每2个月随诊1次,行上述检查,评价心功能。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会议制订的疗效标准[1]。显效:观察期内自觉症状消失,心律失常减少>90%;有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减少≥50%;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心律失常减少<50%。显效和有效作为总有效例数,据此计算总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判别

  肺毒性为X线肺野有弥漫性渗出,且排除肺部感染;肝毒性为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伴有临床症状且除外慢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异常为血中甲状腺素低下超出正常范围;致心律失常作用为新的心律失常出现或原来心律失常加重;其他毒性为用药后出现的神经、消化等系统症状、体征,排除可解释的原因。

  2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24个月,最短6个月,最长36个月,一般于用药后5~10天见效,用药期间偶有患者出现恶心、纳差,未经处理自行缓解。未发现肝毒性、肺纤维化、眼、皮肤及神经毒性反应。2例用药1~2天后即出现心率减慢至50~54次/min,并出现明显的QT间期延长,故终止用药。有5例在用药半年以后出现T-ST改变,给予停药。另有6例用药1~4个月后复发,重新负荷量后减为维持量100mg,每日1次。所有病例总有效率为84.8%。

  3 讨论

  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其发生率与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老年人代谢机能减低,以及常同时使用多种类药物,对药物副作用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在老年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至关重要。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早期主要表现为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较快,主要抑制Na+通道、Ca2+通道和K+通道。胺碘酮同时能够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能提高心室致颤阈,并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房室传导,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室性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阻止心肌缺血的加重和范围扩大,使缺血引起的室性异位性心律明显减少或消失。胺碘酮能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故胺碘酮的作用受到重视,特别近几年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受到普遍关注。

  本组病人均为老年病人,有2例用药2天后即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退行性变、纤维化、脂肪浸润、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有关。有文献报道,服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服药期间,PT间期延长达到25%时,须提高警惕,必要时停药[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可能发生轻度萎缩、纤维化等变化,因而老年人对碘的耐受性较中青年差,本组资料中没有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但老年病人应用胺碘酮长期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其心率变化情况,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胺碘酮的剂量,必要时停服胺碘酮。 胺碘酮是一种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时须对患者(特别是年龄大、疗程长者)进行严密监测。胺碘酮有着一些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但多在剂量较大时发生。笔者利用其半衰期长的特点,采用小剂量长期口服控制老年人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既降低了毒副作用,且服药次数少,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

  2 曹克将,耿茜.抗心律失常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实用老年医学,1999,13(2):73.

  

作者: 田占明作者单位:050021 河北石家庄,解放军总参石家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