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2期

跖骨感染骨外露的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总结跖骨骨感染骨外露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2005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214例跖骨骨外露骨感染患者。[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10年,平均随访3年,14例游离植皮术后皮肤成活良好,19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术出现远端部分皮肤坏死,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跖骨骨感染骨外露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2005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214例跖骨骨外露骨感染患者。[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10年,平均随访3年,14例游离植皮术后皮肤成活良好,19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术出现远端部分皮肤坏死,后经换药处理后,伤口自然愈合。皮瓣移植术后质地良好,无溃疡复发。患足均可负重走路。[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跖骨骨感染骨外露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跖骨; 骨感染;  骨外露; 显微外科; 皮瓣


    跖骨是构成足弓的主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足弓增加了站立的稳定性与弹性,能缓冲行走或跳跃时对脑的震荡,并能保护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免受压迫。然而覆盖跖骨的皮肤较薄,皮下组织薄而疏松,足背皮肤与深部组织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故在外伤时容易撕脱并造成跖骨外露,处理不当时,常发生跖骨骨感染伴足背皮肤缺损。本院1995年~2005年收治跖骨骨外露骨感染患者214例,采用清除病灶,根据骨感染或外露部位、皮肤缺损大小、周围软组织条件选择设计不同的带血管组织瓣修复,改善局部血运,覆盖创面,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214例患者,男126例,女88例,年龄7~65岁,平均35岁。跖骨骨感染病史最长4年,最短3 d。171例为创伤后跖骨骨感染,43例为内固定术后感染。根据骨感染程度、足背皮肤缺损面积,将跖骨骨感染分为Ⅲ型(附表1)。合并足前皮肤缺损182例,合并足底皮肤缺损8例,并发皮肤窦道6例,合并跖骨缺损4例。皮肤缺损面积2.5 cm×3.0 cm~7.5 cm×12.0 cm。车祸伤187例,机器挤压伤25例,爆炸伤2例。切取皮瓣面积3.0 cm×4.5 cm~8.0 cm×12.5 cm,皮瓣血管蒂长6 cm~15 cm,蒂宽2 cm~3 cm。

    1.2  治疗

    Ⅰ型跖骨骨感染,内固定取出后,改石膏外固定,应用敏感抗生素2~3周后,骨感染治愈。对于Ⅱ型、Ⅲ型跖骨骨感染,创面清创,去除坏死软组织及死骨后,残留创面应用皮瓣移植修复。借助显微镜进行清创,以便能更好的分辨正常和坏死组织,为组织瓣的移植提供较好的着床。根据其皮肤缺损的大小及部位,设计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创面。带血管蒂的皮瓣均选用邻近的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主要用于Ⅱ型跖骨骨感染的治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全部用于Ⅲ型跖骨骨感染。具体皮瓣应用见附表2。留置观察窗观察皮瓣血运情况。皮瓣蒂部及皮瓣下均放置引流。术后持续静滴广谱抗生素10~14 d,至体温正常。常规应用解痉、抗凝及疏通血管治疗3~6 d。患者卧床休息14 d,并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其中25例行术后持续冲洗引流,直到引流液连续3次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置管冲洗时间6~14 d,平均7.8 d。无骨折者石膏托固定3周以免皮瓣滑动,有骨折者石膏固定直到骨连接。皮瓣供区均采用中厚皮植皮术。

    1.3  结果

    19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术出现远端部分皮肤坏死,后经换药处理后,骨感染及伤口自然愈合。2例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出现静脉危象,拆除张力较高处的缝合线,同时予以皮肤小切口放血后,皮瓣顺利成活。187例皮瓣修复术后伤口Ⅰ期愈合,12例伤口Ⅱ期愈合,1例伤口Ⅲ期愈合。皮瓣供区中厚皮植皮均完全成活(图1~4)。

    1.4  随访情况

    经1~10 年,平均3年随访,骨感染无1例复发。所有带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术后的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无明显臃肿,无溃疡复发。带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术后的足背感觉恢复良好,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的足背感觉较差,无温痛等浅感觉。2例侧胸皮瓣移植术后及1例下腹部皮瓣移植术后,皮瓣较为臃肿,3个病例均在皮瓣成活3个月后予以皮瓣整形术。所有病例均恢复了前足功能,患足能够负重行走。术后供区出现触觉及痛温觉消失,3~6个月开始逐渐恢复,均为障碍区周围向中心恢复。表1  跖骨骨感染分型(略)表2  皮瓣修复术病例统计(略)

    2  讨  论

    手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由于跖骨骨外露及骨感染的位置较为特殊,在应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时,均采用了逆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本组病例中之所以有较高的成功率,除了注意皮瓣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外,还特别注意了手术中细节的把握。首先,血管蒂的剥离不宜过于剥露,要带上完善的深筋膜与血管束连系,其蒂部均带有宽度超过1 cm的筋膜瓣,以保证皮瓣的充足血运[1]。其次,操作中应严格按皮瓣解剖层次进行分离,防止皮瓣、筋膜、肌肉三者发生分离,造成皮瓣坏死。在皮瓣切取中,注意观察皮瓣颜色及其出血情况,以颜色红润,边缘出血活跃为佳。皮瓣血运不佳时,切忌强行转移修复创面。再次,在皮瓣逆行转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血管的扭曲,防止造成人为的血循环障碍。皮瓣转移时应保持一定的弧度,倒转不能超过180°,更忌成锐角[2、3]。

    这是带血管蒂组织瓣成活的关键。最后,皮瓣下及皮瓣蒂部常规放置橡皮片引流。术后及时引流,可以防止血肿对皮瓣蒂部的压迫,同时也可以避免血肿造成皮瓣的高张力。术后及时通过观察窗观察皮瓣情况。正常情况转移的组织瓣皮肤颜色红润,皮温正常或高于周围1~2℃[4] 。如果皮肤颜色暗紫或苍白,皮温降低时,应立即检查,拆除张力过大的缝线,或排除皮下血肿,常可使血循环得到迅速改善。

    目前,国内外对跖骨骨感染无统一认识,治疗方法较多。作者从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综合分析提出分型意见,有助于对疾病的深入分析。治疗前对骨感染进行分型,对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能够规范临床治疗,从而可提高治疗的效率。Ⅰ型,属于轻度感染,治疗以内固定取出,清除感染的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如感染较重时,可考虑置引流管持续冲洗。Ⅱ型,属于中度感染,骨感染范围较Ⅰ型大,同时伴有足背皮肤缺损,并有窦道形成,但在彻底清创后局部的皮肤缺损较小,创面的修复主要采用逆行皮瓣转移修复术。Ⅲ型,属于严重感染,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部分病例伴有跖骨骨缺损,其创面的修复主要以游离皮瓣修复为主。如伴有跖骨骨缺损的,还应考虑骨移植,以便恢复前足功能。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皮瓣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5]。皮瓣的选择及设计,以最简单化的手术达到最好的效果。根据跖骨骨感染的不同分型,设计个性化的皮瓣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皮瓣设计与解部学的点、线、面[J].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1985,3:60-63.

[2] 石建辉,刘传太,林舟丹,等.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2:955-956.

[3] 崔风国,王荣玲,李国顺,等.四肢非主要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6:1149-1150.

[4] 顾玉东.皮瓣进展20年(1973-1993)[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3,10:67-68.

[5] Tulner SA, Schaap GR, Strackee SD,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multiple-stage treatment for post-traumatic osteomyelitis of the tibia[J].J Trauma,2004,56:633-642.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济南临床医学院骨创科,济南市 250031

作者: 王文,王平山,刘立峰,张 军,曹学成,蔡锦方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