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3期

固本止泻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52例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腹泻固本止泻汤慢性腹泻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自1999年以来,自拟固本止泻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2例慢性腹泻病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排除了肠道、器质性及内分泌等全身性疾......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腹泻 固本止泻汤


    慢性腹泻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自1999年以来,自拟固本止泻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慢性腹泻病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排除了肠道、器质性及内分泌等全身性疾病。其中男性28例,女24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2月至16年。

    1.2  中医辨证  脾肾阳虚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气亏虚、肾阳亏虚的辨证要点:①晨起泄泻或大便稀溏,完谷不化,饮食稍有不慎即便次增多。②常伴有脘腹疼痛,腹胀肠鸣,神疲乏力,畏寒喜暖。③舌淡、苔白、脉细或沉细。

    2  治疗方法

    固本止泻汤药物组成:补骨脂、党参、白术各15g,豆蔻、云茯苓、广木香各10g,粉葛根、杭白芍各30g,吴茱萸5g,川黄连、甘草、五味子、诃子各6g。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温服,4周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品。

    3  治疗结果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正常,其它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41例,占78.8%;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它症状改善)9例,占17.3%;未愈(症状未见改善)2例,占0.4%。总有效率96.1%。经治愈,好转的病例进行随访2年,有3例复发,复发后服本方仍有疗效。

    4  病案举例

    彭某,男,43岁,1999年10月8日初诊。主诉:反复晨起腹泻5年,复发3周。患者于5年前因贪食生冷,腹部受凉,遂泻稀水便数日,未彻底治疗。后反复发作,并逐年加重,常服土霉片或补脾益肠丸治疗,可减轻症状,停药或稍进油腻食品则便次增加。3周前因受凉复发晨泻稀溏,每便日数次,而前来就诊。诊见:晨起腹泻2~4次,完谷不化,脘胀胀气;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血及大便分析均正常。用固本止泻汤治疗半月,诸症消失。继续用药早服香砂六君丸,晚服金匮肾气丸,调理2月,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

    5  体会

    慢性腹泻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是由多种疾病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所致。本病以本虚标实、脾肾阳虚为本,寒湿阻滞为标。脾虚湿盛,肾阳虚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经云:“无湿不成泻。”肾为五脏之本,“脾阳根于肾阳”,“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肾虚不足,以温煦脾阳,则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浊内生。在病理上,脾与肾也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若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合而为病,表现为脾肾阳虚型。

    固本止泻汤是在传统名方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临床实践,通过反复筛选药物创制的有效方剂。方中补骨脂温补命门,壮火益土为君药。肉豆蔻温肾暖脾,与诃子、五味子同用一并,涩肠止泻;吴茱萸暖脾胃而散寒除湿止泻,党参、白术、茯苓为“四君子汤”之主药,以益气健脾。上药共奏温肾暖脾之功,而增涩肠固脱之效,是为臣药。木香、黄连为“香连丸”方,其中木香调气导滞,以降脘腹胀痛;黄连清热燥湿,于一派温热药中,一则防补剂温热太过,二则杀虫解毒;葛根升清阳以止泻;久痢伤阴血,以又白芍养血敛阴,而和营,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合白芍缓急止痛。二药相配为“芍药甘草汤”,仲景称此方“疗腹痛如神”。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中医院 436000

作者: 刘旭东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