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第16卷第3期

以呕血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呕血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断治疗体会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呕血、便血等胃肠道出血以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但有些患儿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而以呕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并不少见,现将临床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呕血 过敏性紫癜 临床诊断治疗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呕血、便血等胃肠道出血以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但有些患儿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而以呕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并不少见,现将临床诊断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有些患儿以呕血为主要症状前来就诊,可伴有腹痛、便血,问病史患儿无反酸、嗳气、厌食,无喜辛辣食物史;无误服腐蚀性食物史;无厌油、肝炎病史;无发热、咳嗽等重症肺炎表现;无鼻靵、牙龈出血、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史;腹部无外伤史。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出血点,咽部稍充血或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脐周及中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但疼痛部位不固定,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红肿,无畸形,无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0~10×109/L, L:0.29~0.35,N:0.40~65,HGB:100~140g/L,PLT:10~30×109/L,血凝全项:PT、APTT、INR、FIB均正常。肝功:总蛋白、白蛋白、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正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均正常,胃镜:胃、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未见溃疡面及明显肿块,治疗上给予暂禁食、抗感染、止血、止酸、保护胃肠粘膜等治疗后,患儿呕血、腹痛、便血症状缓解不明显。结合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暂不考虑消化性溃疡、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所致胃出血等,初步考虑过敏性紫癜引起的呕血、腹痛、便血,治疗上给予禁食海鲜、牛奶、鸡蛋等食物;抗过敏、激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患儿呕血、腹痛、便血症状明显减轻,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儿双下肢逐渐出现红色的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有些患儿还可在此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

    2  分析

    过敏性紫癜常以皮肤紫斑为首先症状,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其次见于臀部,无皮肤搔痒感,大约2/3的患儿有消化道症状,但一般发生在皮疹一周以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表现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同时伴有呕吐,约一半患儿便潜血+,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在皮疹出现前,如果出现腹痛与外科急腹症较难鉴别。过敏性紫癜的腹痛虽较剧烈,但位置不固定,压痛轻,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除非出现肠穿孔才有上述情况。有少数患儿出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约30~50%患儿出现肾脏损害,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因出血性胰腺炎也可引起呕血,所以一定查血清淀粉酶以鉴别排除。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正常或增加,出血时凝血及血块收缩等均正常。

    以呕血为主要症状的过敏性紫癜较为少见,尤其在皮疹未出现之前,容易导致误诊,如果不及时诊治,易发生肠穿孔、胃穿孔,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所以临床医生在接诊以呕血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时,在其它诱因、症状、体征不典型时,一定要考虑到过敏性紫癜所致的呕血。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831100

作者: 宋雷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