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7卷第10期

肩袖损伤46例观察报告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肩袖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疼痛消失29例,过劳后疼痛16例,疼痛明显1例。[结论]肩袖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肩袖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手术或关节镜治疗后,随访1~6年,平均3.1年。疼痛消失29例,过劳后疼痛 16例,疼痛明显1例;肌力正常24例,患肢稍感力弱21例,肌力明显减弱1例。[结论]肩袖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损伤; 诊疗

在肩关节病变中,肩袖损伤约占17%~41%。本院从1999年4月~2003年6月共收治肩袖损伤46例获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16~74岁;病程最短2 h,最长10年;左肩9例,右肩37例;急性损伤21例,慢性劳损25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2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9例。

    肩关节间隙性疼痛、以夜间为甚23例,持续性疼痛17例;患肢不能外展、上举11例,外展<90°28例,<120°7例;伴有冈上肌和三角肌萎缩20例;肩前方与大结节之间的间隙压痛44例;活动时可闻及或触及砾轧音29例;明显无力18例,肌力减弱25例,接近于正常3例;疼痛弧试验阳性45例,撞击试验阳性12例。

    除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外,本组病人均经X线肩关节造影下肩关节前后、外展、内旋、外旋位动态观察,其中40例做MRI检查;本组病人诊断准确率达100%。在检查中发现肩袖完全断裂26例,部分断裂2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疗法  共19例。急性期:用活血止痛类中药外敷、内服或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配合局部痛点封闭,并且肩关节制动2周;慢性期:用舒筋活络中药外洗,配合理疗及功能锻炼。

    1.2.2  手术治疗  共16例。采用McLuahling法+肩峰成形术:在肩峰内侧1.5~2 cm处做纵切口,在附着点处切断喙肩韧带,咬除肩峰前下方的喙肩弓突出的骨质部分及切除增厚的肩峰下滑囊,显示肩袖,一般可见肩袖撕裂、肩袖的近端回缩。清理肩袖残端后,在肱骨头肩袖附着点处做一骨槽,将肩袖近端用尼龙线牵引出后,缝合固定在骨槽内。术后固定患肩于外展位3~6周,每天被动活动肩关节,次数以患者能耐受。关键是保证肩关节的全部活动度。如果有部分活动度丧失,可于去除固定后,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法松解。去除固定后,逐步从辅助的被动锻炼过度到主动锻炼和力量锻炼。最近的研究表明尽量保留滑囊可促进肩袖损伤的修复,建议除非肌腱断端间有大片坏死组织,否则修整边缘时应当尽量少清除组织,缝合肩袖后以滑囊覆盖。

    1.2.3  关节镜治疗  共11例。患者侧卧,患肢外展60°,行皮肤牵引,在肩峰外侧角向下、向内1.5  cm处为肩关节镜进入点,用肩关节镜,旋转前进直达肩关节囊后部,然后对准肩胛下肌与冈上肌腱之间的间隙,向前方顶出,镜视下缝合肩袖。如肱二头肌长头有磨损可以切断之[1]。

    2  结  果

    Itoi[2]根据随访肌肉萎缩、局部压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有撞击痛和肌肉强度等进行评分。34~35分为优秀,29~33分为良好,20分以下为差。本组46例,其中保守组19例中优10例,良8例,差1例;手术组16例中优10例,良6例;关节镜组中优7例,良4例。总有效率为97.83%。

    随访1~6年,平均3.1年。疼痛消失29例,过劳后疼痛16例,疼痛明显1例;肌力正常24例,患肢稍感力弱21例,肌力明显减弱1例。

    3  讨  论

    3.1  临床表现

    肩关节疼痛是本损伤早期的主要症状。以夜间为甚,疼痛分布于肩前方及三角肌区域。患肢外展、上举困难,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萎缩,肩前方与大结节之间的间隙压痛,活动时可闻及或触及砾轧音,疼痛弧和垂臂试验阳性,有时可出现撞击试验阳性,冈上肌断裂者可出现上臂外展韵律紊乱。陈旧性肩袖断裂的患者,冈上、冈下肌发生废用性萎缩,而三角肌正常或反而肥大,这与肩胛上神经损伤,使其支配肌肉产生疼痛、萎缩等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根本性区别。撞击注射试验,在肩部痛点局封后,若疼痛只有部分缓解,仍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的可能性大。

    Neer(1972)将肩袖损伤分为Ⅲ期:Ⅰ期为年龄<25岁,病变可逆,活动时肩痛到活动期间痛,肩峰上区点状触痛有疼痛弧,抗阻力时疼痛加重;Ⅱ期为年龄25~40岁,反复创伤引起慢性肌腱炎,持续性肩痛,常于夜间加重,体征与Ⅰ期相似但更重;Ⅲ期包括完全性肌腱断裂、骨改变,年龄在40岁以上。病史长,可以轻度肩痛到严重肩痛,夜间为甚。肩活动范围可从正常到严重受限,被动活动大于主动活动。

    根据肩袖损伤的不同程度,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且对其合并的骨折脱位做相应的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3.2  影像学表现

    大多数慢性肩关节疼痛是由于肩袖在肩峰处反复撞击所致。早期表现为肩袖的局部水肿、出血,继之发展为肌腱炎,并伴局部纤维化。如撞击因素长期存在,最终导致肩袖撕裂。约95%的肩袖撕裂是由此而引起。误诊及漏诊都将延误治疗及影响疗效。由于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除肩峰撞击、肩袖撕裂外,尚有肩关节周围炎、钙化性肌腱炎、肩关节不稳及骨性关节炎等。因此单靠临床检查难以准确鉴别,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用于肩峰撞击、肩袖撕裂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X线片、肩关节造影、超声显像及MRI。上述方法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各家报道不一。

    3.2.1  X线检查  常规X线片发现肩袖损伤者肱骨头上移和肱骨大结节畸形,其阳性率78%,特异性98%。X线检查常规包括上臂中立位,内旋、外旋位的前后位投照及轴位投照,显示肩峰、肱骨头、肩盂及肩锁关节。冈上肌腱出口部X线投照对了解肩袖出口部的结构性狭窄,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是十分重要的[3]。慢性肩袖疾患的X线特征是肩峰下硬化呈眉毛征、间隙变窄,肱骨头、大结节、肩峰甚至肩锁关节的退变,骨赘形成、硬化和囊变。

    3.2.2  关节造影  年龄40岁以上,临床表现支持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者,经非手术疗法3个月以上无效;肩峰下冲撞性损伤伴突发性外展、外旋肌力丧失;慢性肩前痛伴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顽固性肩痛,伴盂肱关节失稳者可行关节造影。患者平卧,消毒、局麻后,在C型臂X线机导视下,7号腰穿针自肩关节前方进入关节腔,确认在关节腔内后,缓慢注入混合液20 ml(1%利多卡因10 ml+lsovist 10 ml)。继之各方向运动关节,录像记录全过程并拍摄外旋、内旋、上举位后前位X线片。正常情况下肩峰三角肌下滑囊与关节腔不通,如有肩袖撕裂,造影剂自关节内漏入关节周围滑囊,此时肩峰下可见造影剂,为阳性发现。

    3.2.3  MRI显像  MRI影像中正常和异常解剖特征, 冈上肌冠状斜位和矢状斜位T1像为中等强度信号,而在肱骨外侧大结节附着处肌腱部分为低强度信号(黑色),肌腹与肌腱连接处在肱骨头的上方。与冈上肌平行并在其上方的是肩峰三角肌滑囊,为一潜在的间隙,周围常有一薄脂肪层,T1像为高信号。冈下肌在冈上肌的内下方,紧靠其后的是小圆肌。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方,轴位T1像为中等强度信号影。在附着于小结节以前的腱性部分与关节囊重叠为低信号。T2像脂肪的信号强度减低,而水的信号增强。MRI肩关节腔造影既可直观地观察肩袖肌腱的形态和信号,又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肩袖损伤。根据文献报道,MRI肩关节腔造影诊断肩袖撕裂的准确性可达100%。

    肩袖长期撞击后发生病理改变,MR影像表现为T1像肌腱区内增强的信号影。肌腱的外形也随之改变,如肌腱肌腹连接处回缩、肌腱的连续性中断。长期废用的肌肉信号强度增加,是由于肌肉萎缩后脂肪增多所致。作为继发改变,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高强度线状信号影中断或消失。如果滑囊内有积液,T2像可见肩峰下高强度信号影,而脂肪信号强度减低。

    参考Ianntt's的分类方法(1991),根据病理改变的特征,将其分类。(1)肌腱炎:肌腱信号强度均匀增加,但无形态学改变,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完整;(2)不全断裂:肌腱信号强度局限性增加,形态也发生改变,并伴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连续性中断;(3)完全断裂:肌腱信号强度明显增加,形态明显异常,如肌腱连续性中断,肌腱肌腹连接处回缩,或明显的肌肉萎缩,即肌肉的信号强度增高,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脂肪层连续性中断或消失。

    3.2.4  超声诊断  Brandt认为肩袖撕裂的超声诊断标准有:肩袖内回声中断、中央强回声带、无肩袖回声、肩袖内强回声团、局部回声区域变薄、扁平层状回声、薄的低回声影。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优点是:无创性、可动态观察、可重复性、准确率高、能发现冈上肌以外的其他肩袖断裂;操作方便、省时、费用低;能同时对二头肌长头肌腱疾患做出诊断;对肩袖撕裂术后随访具有独特的价值,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0%。缺点是:诊断标准不易掌握;诊断的准确率与个人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有很大的相关性。

    3.3  治疗方法

    3.3.1  保守治疗  非巨大撕裂,特别是伤后少于3个月者多数学者偏向于保守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休息制动、中药或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口服、外用药物、封闭、牵引等,效果满意。

    3.3.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其目的都是阻断病理过程、解除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常见的手术方法有:(1)单纯肩袖修补术,用于小的撕裂;(2)McLuahing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3)肩袖手术同时行肩峰成形术,用于伴有撞击综合征者。

    3.3.3  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可行肩袖残端清理术、滑膜切除术、肩峰修补术、肱二头肌长头切断术等,疗效可达82%~92%。   

【参考文献】
  [1] 武田浩志,靳嘉昌.肩板断裂关节镜治疗[J].日本国熊本医学杂志,2000,2:15.

[2] Fukude H,Hamada K,Yamanaka K.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bursar side rotator cuff tears viewed from histologic sections[J].Clin Orthop,1999,1:75.

[3] Frank A, Cordasco L,Bigliani U.Large and massive tears[J].Orthop Noth(Am),1997,2:179.


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88医院骨科,山东 泰安 271000; 2.解放军第150医院骨科,河南 洛阳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