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年第14卷第5期

全麻开胸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护理全麻开胸手术后有效的排痰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促使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为制定开胸手术后有效排痰护理干预,提高排痰效果,作者对我科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71例开胸手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排痰措施,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1例,其中男46例,女2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全身麻醉;开胸手术;护理
             
  全麻开胸手术后有效的排痰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促使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为制定开胸手术后有效排痰护理干预,提高排痰效果,作者对我科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71例开胸手术后病人实施了有效排痰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71例,其中男46例,女25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2.5岁。食道癌36例,肺癌24例,肺包虫6例,肺脓肿4例,纵隔肿瘤1例。均在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术后3例病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有效排痰与病人的主动配合密切相关,我们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主动与病人沟通,向病人介绍开胸术后排痰是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1.2.2 雾化吸入  选用最能降低痰液粘稠性的雾化吸入液,即生进盐水20mml加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U及地塞米松5mg进行雾化吸入,病人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即开始做雾化吸入,每日3次,每次30min,护士注意观察雾化吸入后痰液粘弹及咳痰的情况,必要时增加雾化吸入次数。

  1.2.3 指导病人用力呼气技术  让病人开放声门,吹气(用力呼气),然后放松,用膈肌呼吸,再次重复,直到粘液清除。开胸手术后护士指导病人实施用力呼气技术,直到病人完全掌握,特别是雾化吸入后,痰液粘弹性下降,结合翻身、叩背,使附着小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实施用力呼气技术,将痰液咳出。

  1.2.4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操锻炼  术前第5天开始呼吸操训炼,包括:腹式呼吸:病人取平卧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屏气1~2s,呼气时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膈肌呼吸:护士用双手放于病人腹部肋弓之下,同时嘱病人用鼻吸气,吸气时腹部向外膨起,顶住护士双手,屏气1~2s以使肺泡完全张开,呼气时嘱病人用口缓慢呼气,由护士对病人进行指导,直至病人完全掌握,3次.日,每次10min。
   
  1.2.5 对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护士干预  带人工气道的病人应定时翻身叩背,有效吸痰,在保持患者气管导管气囊持续充盈情况下,及时吸引口腔、鼻咽部分泌物及导管分泌物。
    
  2 结果与讨论
      
  本组病人术后有痰自行咳出68例,有痰不能自行咳出3例,3例均为带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给予支气管滴生理盐水,配合翻身,叩背体位引流后吸痰,经上述处理后排痰顺利,全组未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本组病人依从性好,都能配合实施排痰护是干预。有23例病人咳痰费力,痰液粘稠难以咳出,给予增加吸入数次,每日4~5次,痰液粘弹性下降,病人能顺利咳出痰液。吸痰指征是:翻身前听诊患者咽喉部有痰音,气管有锣音;咳嗽时有痰鸣音;呼吸机导管压力增高;血氧饱和度比原来下降2%左右。吸痰注意:先吸痰鸣音多的部位,痰位置高时应从上向下吸引,痰位置深时从下向上边吸边提,但不能将吸引口腔、鼻咽部分泌物的导管同时用于吸引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吸痰管插到有阻力感觉时后退1~2cm,使管口游离后再进行吸引,避免损伤粘膜;吸痰管必须在无负压的情况下轻轻插入,切莫边插管边吸引,吸引压力一般不超过25mmHg。
     
  有效的排痰是开胸手术后护理的关键,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粘弹性的护理干预,用力呼气技术是一种与咳嗽相同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使胸腔跨壁压开高,大气道受压直径变小,有助于气管纤毛清除。呼吸操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全部吸气肌和呼气肌主动收缩,特别是占吸气功能80%的膈肌主动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本组病人通过上述措施,重新调动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促进排痰。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胸外科,新疆奎屯833200

  编辑:郭光金

作者: 李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