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1期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体会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剖宫产。产后出血剖宫产是处理难产、某些孕期合并症、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解决产科分娩的重要手段[1-2]。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出血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2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9例,其发生率占全部剖宫产术的5。...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某些孕期合并症、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解决产科分娩的重要手段[1-2]。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出血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2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9例,其发生率占全部剖宫产术的5.8%。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从接产起至胎儿娩出后24 h内总失血量大于500 ml为剖宫产术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5例,占产后出血的51.7%;子宫切口出血9例,占产后出血的31.1%;胎盘植入和粘连2例,占产后出血的6.9%;宫腔内表面局部出血2例,占产后出血的6.9%;凝血机能障碍性出血1例,占产后出血的3.4%。

  2讨论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子宫切口出血和胎盘因素等。宫缩乏力是剖宫术后早期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触诊子宫软,按摩或挤压子宫后,子宫可收缩并有凝血块流出,需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 必要时手术止血。子宫切口出血是剖宫术后早期出血另一常见原因。对子宫切口出血的患者,在确保宫腔内无残留的情况下,需尽快缝合子宫,同时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方能奏效;或将子宫上提并扭转,子宫可因缺血而收缩,对上述方法止血无效者可行盆腔血管结扎术止血,仍无效可考虑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为了减少子宫切口出血的发生手术中应注意:①术中如发现子宫下段切口处表面有粗大曲张血管时,可先在预定切口上、下将血管缝扎,避免切开宫壁时出血;②子宫切口两端应呈向上的半弧形,缝合切口两侧角均应超越1 cm左右,以免因血管退缩漏缝造成出血;③通常按常规迅速缝合子宫切口后即可止血,如仍有出血,可先压迫或钳夹出血部位,待吸净视野血液后再缝扎止血,以免止血不彻底,血管漏扎而形成血肿,或一次多处缝扎,过紧过密,致使子宫切缘组织坏死;④子宫切口缝合应按解剖对位,针距以1~1.5 cm为宜,其后间断加强数针即可。结扎应松紧适度,过松易造成出血,过紧过密易造成切口缺血坏死。

  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剖宫产指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随之剖宫产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对于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防治尤为重要。为了减少甚至避免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子宫切口高低、大小选择适宜,避免撕裂伤;②及时适时运用宫缩剂;③及时娩出胎盘,彻底清理宫腔;④切口缝合解剖对位,松紧适当,不遗漏血管;⑤切口出血不止者,大出血点用卵圆钳钳夹后迅速缝合切口,不要过份强调钳夹止血而忽视缝合;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用宫缩剂无效,按摩子宫,子宫动脉结扎,必要时切除子宫。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 . 实用产科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66-570.

  [2] 王若楷 . 现代分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1.

  (编辑:兰阳军)

  (伊犁州奎屯医院妇产科,新疆 伊犁 833200; 乌苏市妇幼保健院,新疆 乌苏 833000)

作者: 代翠婷,朱丽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