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3期

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8所中学和8所小学学生7527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8所中学和8所小学学生7 527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生类型、健康状况、因病缺勤、吸烟、饮酒、被恐吓或伤害、轻微自伤行为和伤心绝望。结论 自杀意念在中小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自杀;意识;因素分素,统计学;学生

  Suicidal Ide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Guangzhou

  CHEN Wei, LI Fangjian, WANG Jiaji, et al.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51092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With a questionnaire, a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e of 7 527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factors for suicidal ideat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was 14.5% among the students in Guangzhou.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ssociated factors for suicidal ideation were gender, types of students, health status, absence from class, cigarette smoking, alcohol use, being threatened, selfharm and despair. Conclusion   Suicidal ideation is common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suicide.

  【Key words】 Suicide;Consciousness;Factor 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及自杀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交通事故[1]。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将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自杀意念可能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2]。笔者以广州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自杀行为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8个中心城区中每区随机抽取1所中学和1所小学,共计8所小学和8所中学;再抽取小学四~六年级、中学初一~高三各2个班,对全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8 100份,收回有效问卷7 527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2.9%,其中小学生2 397份,初中生2 841份,高中生2 012份,另有277份学生类型缺如。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4.43±2.65)岁,男、女比例为1∶1。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在征求和咨询专家的前提下,以美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问卷(YRBSS)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修改为“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和健康危害行为两大部分。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等;健康危害行为包括伤害、自杀行为、吸烟、饮酒、不良饮食行为、减肥、缺乏体育运动、吸毒和性行为等,其中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

  1.2.2 方法      

  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正式调查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五年级医科大学生担任调查员,于2004年3~4月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然后统一收回并进行核对。为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不要求被调查者填写姓名,所填项目均为自愿。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经数据核对清理后用该软件进行分析,依据资料类型采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自杀行为报告情况      

  见表1。表1  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报告情况(略)
             
  在最近1 a内考虑过自杀的共计1 215人,占16.1%。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4,P=0.000);高中女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小学和初中女生(χ2=28.160,P=0.000;χ2=16.849,P=0.000)。

  2.2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影响因素与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别(OR=1.172,P<0.05)、学生类型(OR=1.238,P<0.05)、学习成绩(OR=1.136,P<0.05)、健康状况(OR=1.281,P<0.05)、因病缺勤(OR=1.272,P<0.05)、吸烟(OR=2.253,P<0.05)、饮酒(OR=2.401,P<0.05)、被恐吓或伤害(OR=1.382,P<0.05)、轻微自伤行为如用刀片割手、用烟头烫伤自己(OR=1.720,P<0.05)、连续2个星期以上每天伤心绝望(OR=5.016,P<0.05)等因素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分析(略)

  2.3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筛选出进入分析的变量,选择P<0.05的变量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0.05的基础上,应用“enter”法拟合模型。性别、学生类型、健康状况、因病缺勤、吸烟、饮酒、被恐吓或伤害、轻微自伤行为和伤心绝望为影响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见表3。表3 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略)

  3 讨论

  3.1 自杀意念报告情况      

  自杀意念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是个体打算自杀但没有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本次调查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16.1%,低于美国青少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亦低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3-4],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样本选择有关。本次研究还提示,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女生相对男生有更高的易感性,富于幻想,感情相对丰富,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女生需要更早地处理性生理、性心理问题,当此类问题解决困难时,容易导致自杀行为。

  3.2 影响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      

  不良的健康状况尤其是躯体疾病可以导致自杀行为。本次调查显示,青少年健康状况差、因病缺勤均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躯体不适可能并发情绪障碍,如抑郁、躁狂等,共同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在本次分析中,曾经饮酒和吸烟的青少年自杀意念报告率分别为从不饮酒和吸烟者的1.8倍和1.5倍,提示吸烟和饮酒均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均一致[5-6]。酒精滥用与自杀意念可能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或互为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显示,在过去12个月内,被他人恐吓、伤害与轻微自伤行为(如用刀片割手、用烟头烫自己)均为自杀意念的显著因素,同时伤心绝望亦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不良行为的形成与知识、信念和态度相联系,因此某些危害健康的行为可能与相似的社会心理因素相联系,探讨不良行为间相互作用机制并研究其心理机制,可能提高有关行为干预效果。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应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根据青少年性别、心理卫生状况及其不良健康行为等特点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建立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支持网络,以降低中小学生自杀行为,提高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

  (广州市卫生局、广州市中小学健康研究所及调查的16所中小学校对本研究给予了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OSULLLIVAN M,FITAGERALD M.Suicidal ideation and acts of selfharm among Dublin school.J Adoles,1998(21):427.

  [2]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进展:10卷.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94.

  [3]KOLBE LJ,Kann L,Collins JL,et al.Overview of the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Pub Heal Rep,1993,108:1.

  [4]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5]张洪波,应焱燕,陶芳标,等.安徽省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与美国中学生的比较.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10(3):226-228.

  [6]陶芳标,张洪波,许韶君,等.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9,20(4):249-251;TAO Fangbiao,ZHANG Hongbo,XU Shaojun,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health risk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Clin J Sch Heal,1999,20(4):249-251.

  【基金项目】 两岸四地(广州、香港、澳门和台湾)健康促进协会合作项目;广州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3-K-42)。

  【作者单位】1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东 510925;

        2 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3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4  新疆哈密卫生学校。
             

作者: 陈薇,李芳健,王家骥,麦锦城,王心旺,李亮昌,方耀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