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及其疾病谱的变化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疾病。学生1990年国务院批准公布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针对近视、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等6种主要的学生常见病,1992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疾病;预防和控制;肥胖症;视力,次正常;学生

  1990年国务院批准公布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针对近视、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等6种主要的学生常见病,1992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通过多年实施,我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表1),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1-2]。表1 1995和2000年我国部分地区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略)

  1 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现状

  1.1 蛔虫感染率及沙眼、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降低           

  我国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1992年分别为14.94%和26.60%,1995年为6.46%和12.03%,到2000年下降为1.1%和6.6%。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蛔虫感染率已下降到1%以下,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全国城乡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1992年分别为15.88%和17.87%,1995年下降为9.4%和11.94%,到2000年进一步下降为7.5%和8.0%。

  1992年我国城乡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47%和24.10%,到2000年下降为9.1%和11.4%。与此同时,学生贫血严重程度的构成比也发生了变化,轻度贫血所占比例增加,中、重度贫血基本消失。

  1985年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0%左右,1995年和2000年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下降为21.2%和19.5%,且其中多数属于轻度营养不良,如2000年中小学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2.7%(中学)和3.5%(小学),重度营养不良已很少见。

  1.2 近视、肥胖居高不下,防龋形势依然严峻          

  视力不良是青少年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病,其中85%以上为近视。由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或者由于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和看电视等,使各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2年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6.96%,53.43%和72.8%;2004年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上升到32.5%,59.4%和77.3%。
肥胖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成年疾病的危险因素。1985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只有0.2%(男)和0.1%(女),2000年全国城市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上升到6%~8%(男)和4%~6%(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已超过10%,如20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09%(市区)和9.51%(郊区)。

  我国中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总体来说并不算高,预防龋齿发生的措施也比较有效,但是患龋齿后不及时修补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1982年全国12岁城乡学生龋均分别为1.04和0.65,2000年12岁城乡学生龋均下降为0.42和0.29。1995年12岁城乡学生龋齿充填率分别为25.7%和17.2%,2000年城乡学生龋齿充填率分别上升到38.7%和27.3%;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发达国家12岁学生的龋齿充填率通常在90%以上。

  2 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策略

  2.1 分析疾病谱动态变化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开始变化,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由过去的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青少年的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近年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中小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增长速度都较快,而肥胖又是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增加,在中小学生里,出现了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心理问题以及吸烟、酗酒和药物滥用等健康危险行为[3]。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死因顺位的第1位是伤害。伤害死亡率是疾病死亡率的2倍,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5~19岁儿童青少年的死因第1位是传染病,恶性肿瘤是第10位;60年代意外伤害(交通事故、溺水、自杀和外伤等)已升至死因顺位的第2位;70年代至今,伤害一直是第1位死因,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占据第2位。卫生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因车祸导致的青少年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因学习压力重、家庭和人际关系不良、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也在逐步增加。

  2.2 适时调整常见病防治策略

  2.2.1 扩大疾病监测范围           

  在今后制定学生常见病防治规划时,除了继续对传统的“六病”(近视、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进行防治以外,还应当扩大学生常见疾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

  2.2.2 突出分类防治重点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城乡差异较大。在学生常见病防治中,应当突出分类防治重点。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防治目标,2000年在北京、上海等地区,除视力低下和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外,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沙眼患病率、贫血患病率等均符合国家考核标准的要求。而在云南省,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和校医短缺等问题还在制约着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设有校医或保健教师的小学仅占47.36%,县级小学校基本无校医,2000年云南省中、小学生蛔虫监测率分别只占21.08%和13.65%。

  因此,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同时,要研究制订适合我国青少年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探索提高学生龋齿充填率的有效措施。

  2.2.3 提高健康监测质量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对学生近视、沙眼、龋齿、蛔虫、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以及儿童少年肥胖、高血压、情绪行为障碍、健康危险行为等进行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学生的常见病和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提高健康监测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监测标准,规范检测手段,使用标准仪器;另一方面要研究确定敏感、简单、易行的健康监测指标,如肥胖、高血压监测对于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防制,安全知识和行为测量对于伤害的防范,心理卫生量表测试对于情绪行为障碍的干预等。

  2.3  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2005~2010年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至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

  成年期疾病通常是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人易患的一些疾病。医学研究显示,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等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严重危害,也是成年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学校健康促进通过培养儿童少年良好生活方式,必然对学生常见病防治尤其是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防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学校健康促进,广泛宣传,可以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主动参与意识,既能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生长和发育,也可降低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个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控制吸烟。吸烟是导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要教育青少年做到拒吸第一支烟和劝阻包括父母和教师等人吸烟。

  合理营养。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学生营养问题的两个方面。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和豆类制品,提倡平衡膳食,摒弃挑食、偏食、盲目节食等不良习惯。

  加强锻炼。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与运动不足密切相关。通过教育,使家长积极配合,学生主动参与,努力达到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 h的规定。

  健康心理。心理行为异常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是学习困难和人际交往障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健全个人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困难,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4 有效防制伤害危险           

  因各种突然发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称为伤害。过去一直认为伤害不可预测、难以避免,也无法控制,所以不属于疾病。现在的观点则认为,伤害虽是突发事件,但也属一种疾病,它的发生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内在规律,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发生伤害的隐患,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有效防制伤害,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医生、心理学家、社会活动家、警察等的共同努力。

  有效防制伤害,必须加强中小学生个人防范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电和防火的专题教育,使他们接受知识和信息,转变观念和态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将有效措施具体落实到健康促进行为的建立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上,避免和减少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有效防制伤害,必须改善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强化安全教育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及其伤亡的发生;通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正确对待学生早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减少青少年自杀发生率的目的。

  有效防制伤害,还必须对青少年伤害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研究伤害的发生、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了解伤害的严重性及其危害程度,为伤害防范策略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有效防制伤害,还必须考虑到伤害的季节分布特征(乡村夏季的溺水),并针对不同地区引起伤害的主要外部原因及发生的高峰(城市上下班时间的交通事故),分别拟定不同时期和地区伤害的防范重点和优先项目。

  参考文献

  [1]曾秀林.湖北省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现状及对策.中国学校卫生, 2003,24(3):273-274.

  [2]郑志华.云南省学生常见病防治终期考评结果分析.中国校医,2004,18(1):38-39.

  [3]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15-417.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作者: 汪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