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12期

成都市486名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成都市民族中学和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汉族中学生486名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试。结果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其中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的特点,为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以成都市民族中学和西藏中学初一至高二汉族中学生486名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测试。 结果  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其中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生活事件6因子没有出现显著的性别×年级交互作用影响。 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挫折源的年龄特征,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汉族
    
  Investigation on Life Events Among486Han Nationa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ENG Fan-min.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61006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of life event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of students'mental problems.Methods A total of486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administered by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unished events in different grades.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gender was found in the factors of learning stress,being punished,personal relationship,loss,health adaption and other factors.Interactions between sex and grade were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frustra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age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Life change events;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Han nationality

  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中各种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Selye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 [1] ,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身心的损害。有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作为主要的个人应激源,在中介因素的参与下,使个体产生应激状态,适应不良者最终可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和各种行为问题 [2-3] 。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对个体的适应也具有重要影响 [4] ,而且日常生活事件同时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多重效应”有时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比单一的危机性生活事件或转折性生活事件都大 [5] 。
   
  青少年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是个体发展的“危险期”,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发展之中。在面对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应激源,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成都市民族中学、成都市西藏中学,随机抽取初一至高二各年级1个班(各年级100名学生),共计500名汉族学生,其中男生247人,女生253人;年龄12~18岁,平均为14.5岁;来自农村学生415名,来自城市学生85名。一次性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为97.2%。从民族学校中抽取汉族学生作为被试,目的是更好地控制环境变量。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6] ,对中学生生活事件进行调查分析。ASLEC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即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或极重度。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应激量2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统计,累计各事件评分为总应激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69。
    
  1.2.2 实测过程  整个问卷实测过程由心理学专业硕士担任主试,均以班为单位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中学生生活事件得分的年级分析  从各年级学生生活事件6个因子的得分来看,初一年级到高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事件6个因子的得分从大到小顺序是,学习压力、受惩罚、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其他、丧失。在生活事件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对学习压力和受惩罚因子作进一步的单变量分析得出,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初一学生与初三、高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79,-1.3217,P值均<0.05),高一年级学生与初三、高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16,-1.8054,P值均<0.05)。在受惩罚因子上,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81,P<0.05),初二与初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35,P<0.05),初三与高一、高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38,1.4191,P值均<0.05)。见表1,2。
    
  2.2 中学生生活事件得分性别比较  经t检验,生活事件6因子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生活事件6个因子分别进行内部检验,即对男、女生的生活事件6个因子分别做距阵排列(对6个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得出6个因子的排序:男、女生排序依次均为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和丧失因子。
    
  表1 成都市486名汉族中学生生活事件得分比较(略)
    
  表2 成都市汉族中学生学习压力和受惩因子变量分析(略)

  注: *P<0.05。
    
  2.3 中学生生活事件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分析  在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上,年级的影响比性别大,但年级和性别交互作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学习压力因子和受惩罚因子上,年级的影响有显著性,但交互作用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丧失因子上,性别和年级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对其生活事件6个因子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成都市486名中学生生活事件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略)

  3 讨论
    
  汉族中学生的生活事件6个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出现了年级主效应。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初一学生与初三、高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初一学生比初三、高二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学习压力,这与他们刚从小学阶段进入到中学学习的转变有关系,无论是学习科目数量上,还是学习难度和重点上,都与小学阶段有很大差异,这时的学生会体验到更多学习适应方面的压力。初一比高二学生学习压力更大,这可从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得到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迅速 [7-8] ,自我概念、情绪发展、逻辑思维已达到比较成熟阶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应激源的能力加强。到了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差不多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上的问题比起初一学生要游刃有余。高一相对初三和高二学习压力要小些,这也可从上面分析得到解释,初三年级学生,有来自升学的压力,这与以往研究 [5] 一致。而高二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为保住自己在学习上的地位,高二学生比高一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会投入更多,自然压力也会增加。
   
  有研究表明,同一生活事件在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 及至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生活事件即便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要成为精神压力必须经过个体的主观感受。精神刺激的强度一方面受生活事件本身的性质、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个体的需要、动机、个性、以往经历以及神经生物学特性的制约 [6] 。中学生的年级分布代表了各年龄发展阶段的划分。因此,在各个年级之间受惩罚因子出现差异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中学生的生活事件6个因子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社会对女性和男性有着同样高的要求,女生同样要面对与男生一样的应激源。对生活事件6个因子的排序,无论男、女学生,学习压力因子均居首位,这与国内已有研究是一致的 [9-11] 。学习压力居中学生应激源前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现状,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 参考文献
    
  [1] 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Ann Rev Psychol,1993,44:2-19.
   
  [2] THOMAS AW,DONATOV,GRACEM,et al.The role of life events fami-ly support,and competence in adolescent i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a test of vulnerability and protective factors.Am J Com Psychol,1992,20(3):349-374.
   
  [3] 王天芳,张翠珍,刘雁峰,等.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2):84-86.
   
  [4] KANNER AD,COYNE JC,SCHEFER C,et al.Comparison of two modes of stress measurement:Daily hassles and uplifes versus major life events.J Behav med,1981,(4):1-39.
   
  [5] THOMAS AW,DONATOV,GRACEM,et al.The role of life events,fami-ly support and competence in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A test of vulnera-bility and protective factors.Am J Com Psychol,1992,20(3):349-374.

  [6] 刘贤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6-108.
   
  [7] DAVID RS.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37-462.
   
  [8] 李道文,钮丽丽,邹泓,等.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8-13.
   
  [9] 丁胜华,王极盛.中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88-790.
   
  [10]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22-26.
   
  [11]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45-49.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 610068。

作者: 曾凡敏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