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3期

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暴力。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1996)首次将暴力(violence)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一类行为”[1]。从施暴者的行为特征出发,可将暴力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暴力;综合预防;学生保健服务
      
  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1996)首次将暴力(violence)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一类行为” [1] 。从施暴者的行为特征出发,可将暴力分成3类:(1)针对自身的暴力,如自杀、自伤、自虐;(2)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发生在社区、学校或家庭(针对伴侣、老人或儿童);(3)集团暴力,包括战争和各类暴力冲突(械斗、种族冲突)等 [2] 。
   
  校园暴力(school violence,SV)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有:(1)学生之间的暴力;(2)教师体罚学生,或学生对教师施暴;(3)校外人员对校内师生施暴。方式包括躯体暴力(推、打、踢、撞及其他可导致疼痛、伤害、损伤的攻击行为)、言语/情感暴力(威胁、恐吓、歧视性辱骂等)和性暴力(各种形式的性骚扰、性侵犯) [3] 。该定义的性质和内容和以往常用者显著不同。过去常用2类定义:(1)专指学生打架或教师体罚学生,局限于教育学领域。(2)等同于“儿童欺负行为”(child ag-gressive behavior),即承认它是不良行为,但单纯起因于双方力量的不平衡而表现出的“恃强凌弱”;换言之,它和其他暴力有别,只是儿童不成熟个性的反映,外在表现为攻击,内在动机却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4] 。然而,伴随近年来全球暴力事件的普遍化、严重化,多数学者已认识到:发生在校园或以其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欺负行为,实质上是暴力的前奏,因为:(1)既然“欺负”是力量强一方在未受激惹情况下,对弱一方进行的重复攻击,就是一种非社会规范的、对他人的有意伤害。(2)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该欺负行为可演化为有针对性的,不仅破坏教学秩序,干扰他人学习生活,而且导致身心伤害的严重事件。(3)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发育,体能增强,行为能力提高,但情绪不稳定,易受蛊惑,加之同伴影响力增加,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最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往往同时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 [5] 。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其成长过程高度依赖于学校环境。探讨校园暴力行为的表现及其动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保障我国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1 校园暴力的表现
           
  1.1 学生之间的施暴行为  表现有:(1)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形成对立,吵嘴、攻击甚至大打出手。(2)报复,如因同学举 报自身不良行为,或因玩笑、言语不合以及财物借贷等纠纷,或嫉妒他人成绩,用暴力方式报复。(3)恃强凌弱,如对低年级学生、身体弱小者拳打脚踢;在校内外调戏、骚扰女生;索要钱财,不给就打,给对方带来巨大身心压力。(4)拉帮结派,聚众闹事,打群架。(5)使用残忍手段(用刀棍暴打、泼硫酸毁容等)导致对方死亡或伤残,是校园暴力最严重的表现。事件多属个体行为,但影响恶劣深远。
           
  1.2 师生之间暴力事件  以往主要表现为教师体罚学生,教职员工对女生进行性侵害等。近年来,随着对教师暴力行为惩治力度的增强,这类行为明显减少。相反,教师因处理学生纠纷、评分等引起争议而遭学生围攻、殴打的事件却明显增加。各地报刊不时有教师与学生争吵,遭学生围攻,被殴打致伤残的报道。日本自1962年以来,每年都会发生中学生毕业典礼后集体对教师施暴的事件。
           
  1.3 校外人员闯入暴力事件  如父母离异,到校抢夺子女;父母欠债,讨债人到校将学生扣为人质;因教师管教学生或学生之间纠纷,家长到校与师生发生冲突;流氓入校寻衅,调戏女生,破坏公物,收取“保护费”等。
           
  2 校园暴力的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校园暴力呈现以下流行特征:(1)每年死于他杀的学龄儿童少年约占5~19岁人群总数的1%,其中直接死于校园暴力的比例持续上升。(2)除躯体暴力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言语暴力、情感忽视等也纳入校园暴力范畴。据WHO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 [2] 。其中,言语暴力比例最高,达48%;躯体暴力为31%;性暴力为20%;抢劫为25%。(3)躯体施暴者60%来自同学,另外分别有20%来自教职员工和校外人员。(4)各类施暴者男性都多于女性,其中躯体暴力发生率男、女之比为4:1;与男生好动、易冲动、处事不冷静、做事常不考虑后果等特征有关,受害者也以男生居多。(5)女生是性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小学男生受成年男子猥亵、性侵犯的现象也不容忽视。(6)暴力致命伤42%发生在学校建筑内,31%发生于校园中,10%发生于上下学途中,15%发生于校外。教室、走道、厕所、回家路上多发,后两者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事件恶性度高。(7)校园暴力的后果符合伤害一般规律:死亡、伤残、受伤之比约为1∶25∶1020。因此,预防校园暴力更多关注的应是那些虽未致死,但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即时或深远伤害的群体 [6] 。
          
  校园暴力和人类许多行为不同。它并不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下降;恰恰相反,呈明显的普遍化、严重化趋势。以美国为例,二战前最多见的学生违纪行为是不排队、嚼口香糖、发出噪音、乱丢纸屑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吸烟、酗酒、吸毒、少女妊娠、躯体暴力等开始泛滥;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枪击事件更令世界震惊。1997年肯塔基州尤卡市希恩中学学生卡尼尔用大口径手枪连杀3名同学,伤5名;阿肯色州琼斯伯勒市11岁的戈登伙同一同学用枪扫射,当场打死5人,伤10人。美国校园史上最残忍的血案是发生于1999年哥伦拜恩中学的枪击案,死13人,伤23人 [7] 。在对枪支实施严格管理的欧洲和澳大利亚,发生在校园中的暴力行为严重程度并不亚于美国。日本校园中以大欺小、动刀伤人的事件每年都在2000起以上。发生在非洲、东南亚一些学校中的帮派斗殴、侵犯女生、暴力伤害等事件也逐步上升 [8] 。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严重程度明显较轻,但其危害不容轻视:(1)发生率高。中小学生躯体暴力事件的年受害率波动在35%左右,属世界中等水平。(2)言语暴力、情感忽视造成的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相当普遍。(3)15~24岁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55%;每年非正常死亡学生约1.6万人,其中死于躯体暴力者比例逐步上升。近年来,一些校园暴力新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1)施暴者明显低龄化。(2)团伙性。受影视中“帮派”“行会”影响,在校园中拉帮结派、斗殴打群架,致使暴力活动规模化、组织化,暴力事件复杂化、预谋化和智能化程度上升。(3)恶性化。通常起因于小事,因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手段则比以往的小打小闹残忍,常导致严重伤害。
           
  3 校园暴力的危害
           
  3.1 身心伤害  校园暴力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不同程度的躯体损伤和残疾。然而,更严重的暴力伤害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PTSD主要表现为易怒、焦虑、沮丧,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甚至拒绝上学;突然沉默寡言、孤僻古怪;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发生自伤、自残和自杀行为。美国某长期追踪调查发现,PTSD少年产生自杀意念者男、女分别为35.2%和31.7%,出现自残行为分别为5.7%和9.5%,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9] 。
           
  3.2 丧失安全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生理需要层次最低,而安全需要层次最高。即使生理需要有充分保障,若无安全感,儿童就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受到暴力欺负,极易产生挫折情境,丧失安全感,常表现为:(1)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水平高,缺乏自尊和自信。(2)经常处于被欺凌的恐慌中,伴随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长期受欺凌,将产生持续的挫折行为,逐步固化。受害儿童从小接受恃强凌弱的暴力意识,导致他们有力量后去欺凌比他们弱小的人,甚至引发成年后虐待家人、儿女,或发生其他犯罪行为 [10-11] 。
           
  3.3 恶劣的社会影响  校园暴力破坏教学秩序,危害师生安全,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暴力频发的学校往往吸烟、酗酒、物质滥用、性侵犯等事件也多见。美国许多家长为躲避校园暴力,宁愿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日本在经济衰退、校园暴力猖獗的双重压力下,青少年自杀率猛增。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福利负担猛增,劳动生产率下降,对社会安定的破坏力很大 [12] 。
           
  4 校园暴力的预报因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要对校园暴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关键之一是获得准确的基线调查数据。由于校园暴力行为本身的特殊性、敏感性,调查难度很大。所幸许多追踪、队列研究都证实,校园暴力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health risk behavior)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男生的酗酒、逃学、打架、携带武器或打斗用具,女生的人际关系差、低自尊、成绩不良、家庭约束力低、焦虑情绪等,都和校园暴力行为存在高相关。(2)许多危险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个体的多发性、群体的集聚性等方面。美国经常携带刀具上学的青少年,80%以上曾醉酒,60%左右曾经或正在吸毒,84%曾在校内外打过人,其中多数人有突出的 “以暴制暴”心理动机。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将一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作为校园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行为表现,早期发现高危者,监控其暴力倾向并及时干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10] 。
          
  但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并不具备万能的预报作用,原因是:(1)问卷所发现的主要是各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伴随关系,而非因果关系。(2)问卷只描述行为的发生,无法了解其动机。(3)受试者认知水平越高,被问及违犯社会规范的暴力问题时,防御心理越重。施暴者常极力寻找理由以漏报行为,或将自己扮演为无辜者;受害者则为获得同情而多报,易导致问卷一定程度的失真。(4)青少年特殊的心理过程常导致行为的偶-突发性。攻击性强、屡犯纪律而被公认的“问题”学生,不一定引发恶性暴力;少数表现平常的学生,恰能出乎预料发生可导致严重后果、手段凶残的暴力行为。弥补该不足有2种方法:(1)结合问卷所提供的信息开展纵向调查。为克服其费时费力、样本不易稳定等弱点,可先建立纵向研究模式,然后分段进行交迭式横向研究以提高研究效率。(2)直接以校园暴力结构问卷为基础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逐步、多次进行观察和检验。无论采用哪种调查方法,都应在调查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干预;干预本身就是一种深入调查;无后续干预的调查实际意义不大 [10,13] 。
          
  校园暴力结构问卷的框架组成通常是:(1)各类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自我伤害、情感虐待与忽视的报告率和频次。(2)暴力发生地点。(3)暴力发生时间。(4)施暴者的构成比。(5)伴随的其他健康危险行为。(6)暴力应对方式:是反抗、事后报告、求助、躲避还是忍气吞声?采取求助方式:告诉同学、教师、父母、报警,还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7)事件的躯体影响,如伤害的性质、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是否致残等。(8)事件的精神影响,如各种心理-情绪障碍、不安全感、学习兴趣和人际交流变化、是否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等 [14] 。无论采用上述何种调查,都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1)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目的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原则上采用匿名填写方式,若需署名,应做好充分动员。(2)统一按国际规范定义,从校园暴力的不同角度,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设计询问指标。(3)为了解受试者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和反应,可涉及相关的知识、态度指标,但主要目标应是行为。(4)尽量明确地区分施暴者和受害者。凡施加/遭遇1次或以上暴力事件,即为1例施暴者/受害者。设计者必须明确,调查校园暴力的主要目标不在于行为的发生是否频繁、重复;一次暴力也是暴力行为,不会因此而改变性质;若将偶然、少量发生的行为排除,易人为降低调查的客观性。(5)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如“过去1a内”、“以往30d内”、“最近7d内”等,保障资料的可比性。(6)结合使用报告率(发生率,%)、发生频次(次/人)、构成比(%)等指标,综合反映暴力的程度、性质和后果。(7)简明扼要加入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学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来分类剖析校园暴力行为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影响因素有重要作用 [10] 。
           
  5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校园暴力行为是青少年“内”(身心特点)、“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屏障的作用缺失、偏离往往起核心作用 [15] 。
           
  5.1 家庭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暴力行为的温床。现代社会家长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缺少时间和孩子沟通,父母角色弱化,亲子关系疏离。他们虽然重视教育子女,但多沿袭传统的强制模式;一种是显性的“棍棒式”强制,出于过高期望,整天催逼孩子拿高分,成绩不理想就非打即骂;另一种是隐性的“温柔式”强制,百般溺爱孩子,全权代他们选择学业、兴趣和爱好。尽管方式不同,但都使青少年处于不堪重负的附属地位,由此自然产生逆反心理,以违背父母意愿的方式行事,注重于享受越轨行为带来的快感。还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低,满嘴粗话,家庭暴力不断,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动辄拳脚相加的习惯。近年来离婚等家庭变故增多,使许多青少年生活在单亲、重组家庭内,承受着心灵创伤,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心态,成为引发许多校园暴力行为的根源。
           
  5.2 学校  “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依然在许多学校占主导地位。沉重的学习负担抹杀了青少年的个性,厌学情绪普遍。成绩不良又有违纪行为的“差生”,被同学当作“坏蛋”加以歧视。即便没有教师的威逼,每次考试的排名和讲评也足以让他们抬不起头来。若他们用违纪方式来发泄,学校会用“开除”、“勒令退学”等简单行政手段将他们推向社会。流失生、辍学生成为校园暴力的校外滋扰源;仍在校内的“差生”则出于自我保护本能而走到一起,或和校外流失生合伙,或为“瓜分地盘”打群架。他们使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同学、教师和学校的目的中,报复并从暴力中寻求刺激和满足的成分很大 [13] 。
           
  5.3 社会  社会因素在更深层次上揭示校园暴力的根源:(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新旧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违反社会规范的色情文化、拜金文化、暴力文化、帮伙文化(“亚文化”)乘机滋生。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宣扬色情淫秽、凶杀绑架、犯罪团伙的影视作品屡禁不止。极端利己的价值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及时享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幸福观、称雄图霸的英雄观等被当作人生真谛宣扬,成为校园暴力的重要催化剂。(2)在“亚文化”影响下,青少年酗酒、滥用药物、不良性行为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校园暴力起推波助澜作用。(3)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力度相对不足;只有犯罪后的少年劳教等“马后炮”措施,暴力(尤其校园暴力)预警机制不足,对受害者保护力度不足,导致许多本可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恶性事件发生。
           
  5.4 青少年身心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1)有自主判断能力,但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识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不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 “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16] 。
           
  6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
           
  WHO专家倡导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是迄今为止较理想的预防校园暴力的理论模式 [3] 。干预通常分步实施:(1)全面了解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包括暴力倾向)表现;(2)利用该模式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3)从三级预防角度出发,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分别制定预防措施。干预的核心是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 [17] 。
           
  6.1 校园暴力的初级预防  初级预防的措施作用于暴力行为发生前,目的是控制心理-社会病因,防患于未然。整个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家庭应做到:(1)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和子女相处,充分沟通,满足亲子情感需要,让孩子从小建立安全感。(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消除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3)从小进行是非、品德、纪律教育,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鉴别自身言行,增强约束力;养成宽容、理解的好品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矛盾、争执和纠纷。(4)多和学校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发现孩子与他人的矛盾时,帮助其通过正常、理性的渠道解决,不护短,不推波助澜。(5)面临家庭破裂危机时保持冷静,消除“战争”;妥善安排孩子生活,尽力减少负面刺激 [18] 。
          
  学校应做到:(1)彻底摆脱应试教育阴影,提倡素质教育,发挥所有学生特长,给予他们充分受关注、被接纳机会。(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根据需要组织校卫队,维护治安。(3)通过心理辅导。排解自卑、孤独、嫉妒等心理问题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偏激等不良情绪,提高承受力。(4)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学生从不良娱乐场所吸引回来。(5)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护学生权益;不随意开除劝退学生,防止其辍学和流失到社会。(6)对教职员工进行师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19] 。
          
  社区应做到:(1)加强枪支弹药、酒精、违禁药物管理。(2)清理校园周边的歌舞厅、网吧、迪吧等青少年易聚集商业单位,营造良好环境。(3)联合社会团体,形成威慑力,坚决抵制社会上传播的暴力色情影视作品、渲染暴力的“纪实文学”、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等。(4)经常提醒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观看的影视、网络内容,避免接触渲染暴力的内容。方式切忌简单粗暴,以免反向强化青少年对暴力的猎奇心理。(5)推广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取代不健康的课余活动,减少暴力隐患。
           
  6.2 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措施,内容应由以下4部分组成:(1)认知暴力。从什么是暴力、暴力的表现形式开始,介绍暴力的危害性,和其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通过普法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牢固法律意识。(2)安全教育。具体传授抗暴御辱的方法。如:迷路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遭遇暴力袭击怎么办等,尤其应重视培养个体独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人际交流技能。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态度与人交往,以诚恳、谦虚、宽容态度对待他人,控制情绪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技巧,怎样建立和保持友谊,怎样正确和异性交往等。(4)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学会正确的拒绝方法;发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避免暴力的能力等 [20-21] 。应传授运用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利的技能,不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更不能以“以德报怨”的怯懦方式屈服于暴力威胁。学校卫生工作者必须清醒意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必须和依法惩戒结合;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尤其是那些躲在暴力事件背后的成年教唆犯,应加大打击力度,不能心慈手软。严打击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弱肉强食”行为,对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有重要的心理震慑作用。
          
  本类健康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无论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亟待改进。如:(1)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欧美通行的“和平解决冲突与暴力预防课程”(the peaceful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violence prevention curriculum,PCRVPC),将校园暴力预防干预建立在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内容包括对潜在暴力危机的判断,是逃避还是面对;欺负行为动力学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怎样通过非打架途径来宣泄愤怒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编制的青少年暴力预防程序(youth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s)也很有效。应学习这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干预理论体系。(2)尽量采用参与式教育方法,动员青少年主动参与。(3)重视知识宣教,更应重视传授防范、生存技能,以提高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2-23] 。
           
  6.3 校园暴力的二、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包括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前,及时发现隐患和苗头;通过干预,及早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将所造成的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全过程。
          
  并非所有青少年在出现故意发动的校园暴力事件前,都有预示性表现。但父母、教师和与他们密切相处的伙伴只要具备一定知识,就能从以下表现中发现一些早期性警告信号:(1)过去有攻击、违纪行为史,此时重现以往异常情绪,如沉默、社交障碍、孤立、拒绝、受迫害感等。(2)注意力、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急剧下降。(3)无法控制愤怒情绪,如在胡乱涂鸦和图画中显示暴力;对些须小事反应异常强烈;破坏财产;寻找武器;有强烈自杀意念和企图等。(4)原本具有的健康危险行为超常规表现。女生常见者如吸烟、吸毒、无自尊、与父母冲突、离家出走,男生常见者如酗酒、吸烟、药物滥用、逃学和打架。无论男、女生,吸烟、酗酒、打架等的频率与暴力伤害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因此,二级预防应以学校和家庭为重点范围展开,采取以下步骤:(1)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干预培训,提高校园暴力预防意识。(2)发现、识别早期警告信号,对可能出现的暴力倾向进行预测评估。(3)学校建立干预小组,并和家长充分沟通。(4)对高危青少年进行心理矫治,提供指向性干预 [24-25] 。
          
  三级预防指暴力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行动,力争将伤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措施包括:(1)启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远离危险;从公安、司法机构获得及时支援;建立有效联络系统,落实个人的危机干预责任;进行院前急救、急诊和治疗。(2)正确处理惨案余波,如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对所受暴力的反应,消除恐惧反应;必要时接受精神卫生咨询;协助性侵犯受害者接受检查,防治性传播性疾病;指导受害者寻求公安、司法等后续帮助。(3)根据受害者状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康复服务,尽力减轻暴力导致的损伤和残疾。(4)帮助师生接纳改造后的施暴者(包括来自少年劳教机构的)回校,真正实现社会回归。
           
  7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CONSULTATION ON VIOLENCE AND HEALTH.Vio-lence:A public health priority.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6(WHO/EHA/SPI.POA.2).

  [2] KRUG EG,DAHLBERG LL,MERCY JA,et al.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3] WHO INFORMATION SERIES ON SCHOOL HEALTH.Violence Preven-tion: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8(WHO/HPR/HEP/98.2).
          
  [4] KILLAM P.Managing school violence in preschools and elementary schools.J Pediat Nurs,2004,19(1):60-66.
          
  [5] MOLLEN CJ,FEIN JA,LOCALIO AR,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events involving young adolescent girls vs events involving young adolescent boys.Arch Pediat Adolesc Med,2004,158(6):545-550.
          
  [6] OSBORNE JW.Identificationwith academics and violence in schools.Rev General Psycho,2004,8(3):147-162.
          
  [7] TWEMLOW SW,COHEN J.Stopping school violence.J Appl Psych Stud,2003,5(2):117-124.
          
  [8] BIRNBAUMAS,LYTLE LA,HANNANPJ,et al.School functioning and violent behavior among young adolescents:A contextual analysis.Health Edu Res,2003,18(3):389-403.
          
  [9] WILSON SJ,LIPSEY MW,DERZON JH.The effects of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s on aggressive behavior:A meta-analysis.J Consult Clin Psycho,2003,71(1):136-149.
          
  [10]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报告(2005年).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11] MYTTON JA,DIGUISEPPI C,GOUGH DA,et al.School-based vio-lence prevention programs:Systematic review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tri-als.Arch Pediat Adoles Med,2002,156(8):752-762.
          
  [12] PARADA HJ,BOSTIC JQ.School violence:Assessment,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J Am Acad Child Adoles Psych,2002,41(5):626-627.

  [13]邹宗峰,凌建勋,林汉生,等.校园暴力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96-797.
          
  [14]荆春霞,王声 氵勇 ,陈青山,等.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6(9):1042-1043.
          
  [15] KHOURY-KASSABRI M,BENBENISHTY R,ASTOR RA,et al.The contributions of community,family,and school variables to student victim-ization.Am J Com Psych,2004,34(3-4):187-204.
          
  [16] JOHNSON SA,FISHER K.School violence:An insider view.Am J Matern Child Nurs,2003,28(2):86-92.
          
  [17] RAPPAPORT N.School violence.J Am Acad Child Adoles Psych,2001,40(9):992-998.
          
  [18] BERNET W.School violence:Assessment,management,prevention.JA-MA,2001,286(5):605.
          
  [19]汪宇峰.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当代青年研究,1999(4):29-32.
          
  [20] DEREZOTES DS,ASHTON D,HOFFMAN T.The voices project.Child Adoles Soc Work J,2004,21(3):237-264.
          
  [21] HALIKIAS W.School-based risk assessment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model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Prof Psych Res Prac,2004,35(6):598-607.
          
  [22] MILLER TW,CLAYTON R,MILLER JM,et al.Violence in the schools:Clinical issues and case analysis for high-risk children.Child Psych Hum Dev,2000,30(4):255-272.
          
  [23] WITKOESKA E,MENCKEL E.Perception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Swedish high schools:Experiences and school-environment problems. Euro J Pub Health,2005,15(1):78-85.
          
  [24] FONAGY P.The violence in our schools:What can a psychoanalyt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contribute?J Appl Psych Stud,2003,5(2):223-238.[25] GUERRA NG.Preventing school violence by promoting wellness.J Appl Psych Stud,2003,5(2):139-154. 

  【作者简介】  季成叶(1946- ),男,上海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83。

作者: 季成叶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