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5期

无锡市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状况比较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3~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抽取无锡市3个区3~12岁健康儿童2354名和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的3~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300例,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8。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无锡市3~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 方法 抽取无锡市3个区3~12岁健康儿童2354名和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的3~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300例,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 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8.3%,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3.0%,喉头哽咽1.4%,张口呼吸10.1%,睡眠呼吸暂停1.6%,磨牙0.6%,梦呓1.0%,梦游0.5%,睡眠中肢体抽动1.3%,睡眠不安18.1%。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哮喘儿童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

【关键词】  哮喘 睡眠障碍 对比研究 儿童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过敏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变应原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在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等参与下,形成气道慢性炎症,由此引起气道高反应。国外研究资料显示,睡眠呼吸紊乱在哮喘患者中十分普遍 [1] 。为了解哮喘儿童中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笔者于2003年6-10月,对无锡市3个区所属3所小学和幼儿园共2354名儿童及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300名缓解期哮喘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无锡市崇安区、滨湖区及南长区3个行政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每个区随机抽取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对所抽幼儿园和小学的全体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被调查儿童合格问卷2354份,既往无慢性疾病史,近1个月无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同时期随机选取300例3~12岁确诊为缓解期的哮喘儿童。健康儿童2354名中男性1191人,女性1163人,年龄(6.65±3.07)岁;哮喘儿童300名中男性182人,女性118人,年龄(7.12±3.66)岁。
    
  1.2 方法  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是借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悉尼儿童医院睡眠中心临床问卷,参考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 [1] ,并根据国情修改而成。采用1人1卷形式,由项目负责人对各区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对家长进行询问。调查的托幼机构儿童为非寄宿制儿童。
    
  1.3 调查内容  儿童睡眠时间和习惯;儿童睡眠状况,包括睡眠频繁鼾症、喉头哽咽、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磨牙、梦呓、梦游、睡眠中肢体抽动和睡眠不安等睡眠障碍常见症状;呼吸系统疾病和母孕期情况等。该调查将每周出现1次以上任何一项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儿童定义为存在睡眠障碍。
    
  1.4 质量控制  各区在进行现场调查前举办调查员培训班,统一调查方法。建立逐级核查制度,课题负责人对5%的问卷进行核查。哮喘儿童阅卷调查由1名培训后的呼吸专业医生完成。
    
  1.5 统计分析  全部资料进行复核后,由专业人员统一录入数据,并进行逻辑检查,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全天睡眠时间健康组儿童为(10.13±1.28)h,哮喘组儿童为(10.05±1.2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儿童组睡眠障碍症状的发生率为25.5%,哮喘儿童为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1显示,哮喘组儿童多数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儿童。
    
  表1 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健康组和哮喘组儿童发生情况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发生率/%。
    
  3 讨论
    
  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完善的睡眠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更是至关重要。神经细胞一旦超过其活动强度,就会导致能力的衰竭 [2] 。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 [3-4] 。睡眠打鼾 作为睡眠呼吸紊乱的主要症状之一而被广泛研究。国外报道约有20%~25%的儿童存在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 [5] ,儿童睡眠打鼾的发生率在英国4~7岁为11.4%,法国5~6岁为10.0%,意大利6~13岁为7.3% [6-8] 。
   
  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自1979年至今的多项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与哮喘同时存在。国外研究资料显示,睡眠呼吸紊乱在哮喘患者中十分普遍。一项成人领域的研究显示,哮喘患者有同时伴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气道阻塞的症状,尤其是部分药物疗效不佳的哮喘病人 [9] 。最近的国外研究显示,睡眠打鼾、夜间咳嗽和哮喘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三者可能存在相同的病因基础,一方面的有效治疗可能使另外两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8.3%,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其中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的分析有一些潜在的机制提示哮喘和睡眠打鼾可能存在联系,在哮喘活动期睡眠呼吸时,升高的呼吸驱动导致吸入相上气道压力升高而产生鼾声;另一方面,打鼾引发的不断加重的胃食管反流也会诱发哮喘;同时,打鼾可以在哮喘的病理过程中产生更直接的作用。上气道的震动和咽部吸气压力的增加是有力的机制,促进鼻腔黏液向下呼吸道转移,这些分泌物转移到声门会刺激声门的感应器,诱发咳嗽,同时可以使相对大量带有过敏原的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引发哮喘。睡眠中呼吸道气流的受阻是导致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和睡眠不安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GAYLOR EM,GOODLIN JONES,et al.Classification of yougn Children's sleep problems:Apilot study.Am J Acad Child Adol Psychiatry J,2001,40(1):61-67.

  [2] American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ion Inter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reviserd Diagnosis and conding manual,Rochester,Minnesota:American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ion,1997:100.

  [3] RICHARD EB,ROBERTMK,HAL BJ.Growth and development//Richard EB,Robert MK,Hal BJ.Nelson ten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2000:32-36.

  [4] DAHL RE,RYAN NB,MATTY MK,et al,The impact of inadequate sleep on children's olaytime cognitive function.Semin Pediatr Neurol,1996,3(1):44-50.

  [5] MINDLL JA,OWNERS JA,CARSKADON MA.Developmental features of sleep.Am Child Adol Psychistr Clin,1999,8(4):495-725.

  [6] ALI NJ,D PITSON JR STRADLING.Natural history of snoring and related behavioun problems between the age of4and7year.Arch Dis Childhood,1994,71(1)74-76.

  [7] TECULESCU DB,I CAILLIER,P PERRIN,et al,Snoring in French preschool children.Pediat Pulmonol,1992,13(1):239-244.

  [8] CROBO GM,F FUCIARELI,A FORESI,et al.Snoring in children:Associ-ation with respiratory sympotoms and passive smoking.BMJ,1989,299(9):1491-1494.

  [9] BONEKAT HW,HANDIN KA.Severe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during sleep.Clin Rev Allergy Immunol,2003,25(2):1991-1210.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14002

作者: 陈灏健 温大科 谢娟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