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6期

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城市学生3588名,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7。60%,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城市学生3588名,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 结果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7.60%,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为主。其中男童为41.72%,女童为33.59%,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女童(χ 2 =25.26,P=0.0001)。 结论 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较高,应根据各地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感觉 对比研究 儿童 城市

  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Ayres博士在对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儿童研究后,提出了感觉统合失调理论。Ayres博士发现成人轻而易举的动作,儿童却必须调整相当繁多而复杂的感觉信息,才能指挥运动神经做出适当的动作。如果脑部在处理信息时无法作适当调整,这就是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感觉统合失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计划生育的实施,城市单元式小家庭和父母的过分溺爱,儿童活动空间狭小和家长的过分保护及封闭式的养育方式等,都限制了儿童活动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自然成长过程被家长忽视,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急剧增加。笔者对河南省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东(商丘)、西(洛阳)、南(南阳)、北(新乡)、中(郑州)有代表性的5个地市有代表性的6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调查表3726份,剔除废表,有效调查对象为3588人,其中男生1769名,女生1819名,男女之比为1∶1.028。
    
  1.2 方法  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由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大年龄的特殊问题共5大项58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都按“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如此、总是如此”5级评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
   
  评定标准:(1)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后,以各项标准分计算各项评价分。标准分为40分及以上、39~30分、29~20分、19~10分、10分以下(不含10分)对应的评价分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2)4项评价分得分相加为评价总分。以20分为正常、19~16分为轻度感觉统合失调、15~12分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11~4分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
    
  1.3 统计分析  将调查表分输入计算机,使用Foxpro6.0和Statistica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  商丘、新乡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最高,南阳最低。见表1。
    
  表1 河南省不同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情况(略)
   
  注: 各地区失调率比较,χ 2 =64.98,P<0.01;()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不同性别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  表2显示,男女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均以8岁最高(44.2%,37.2%),9岁最低(36.0%,29.5%)。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25.26,P<0.01)。
    
  表2 河南省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略)
    
  3 讨论
    
  Ayres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身体的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工作,使个体和环境接触顺利。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因种种原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组合而导致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就会出现身体运动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听觉语言及触觉防御障碍。
   
  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大脑学习信息有赖于身体感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但是,由于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的出现,目前孩子的成长环境在感觉统合方面的条件愈来愈差,小家庭和都市生活使孩子丧失了友伴团体;家庭不适当的照顾方式影响了孩子幼儿期与外界的正常沟通;居住环境和活动空间的减少又使孩子在身体发育期间应有的运动不足,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目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愈来愈多,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杨志武,吴丽清,代丽飞,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中国校医,2002,16(1):16-17.

  [2] 许韶君,潘发明,陶芳标,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因子的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2,6(4)328-329.

  [3] 单毓芬,李海浪,江宁,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2,21(2):140-143.

  [4] 赵冬梅,刘月兰.感觉统合失调和儿童行为关系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3):203-205.

  [5]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34-36.

  [6]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69-271.

  [7] 任桂英.儿童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86.

  [8] 任桂英.北京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70-72.

  [9] 王文瑞,李锐军,李秀莲,等.呼市地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23.

  [10]海燕,静进,邓桂芳,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关系的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9,20(5):381.

  [11]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感觉统合治疗481例临床的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53.

  [12]曹秀菁,陶芳标,曾广玉,等.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中国校医,2002,16(6):492-494.

  [13]段娅莉,尹金根,仲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和行为影响的研究.上海预防医学,2002,14(1):17-18.

  [14]王春桂,张茂林,王莉.伊盟地区城乡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调查研究.包头医学院学报,2001,17(3):193-194.

  [15]段娅莉,尹金根,仲炜.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病学调查.上海预防医学,2001,13(9):426.

  [16]朱丽萍,秦敏,左英,等.上海市儿童感觉统合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8(6):105-106.

  [17]黄悦勤,李旭东,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0-262.

  [18]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1(3):142-143.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4

作者: 闫喜英 黄雪梅 杨建丽 周清平 李怡 苏俊峰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