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1期

认知行为疗法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及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理工大学130名存在一定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辅导组,另外随机选取校内3个班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C)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及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理工大学130名存在一定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辅导组,另外随机选取校内3个班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C)进行干预前后测试。结果干预组自身的前测和后测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组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干预效果是肯定的。结论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在高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情绪调适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危机干预;学生

  Effect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University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XU Ruolan*, GUO Zhaohui.

  *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depressive emotion and depression in undergraduates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thods 130 undergraduates with mental troubles were chosen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xperienc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hile 100 students at the same university were chosen by random as control group. SCL-90, SCCS, SAS and SDC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ndices according to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and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ny more between them. It suggested the psychocondi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as positive. Conclusion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crisis intervention at university, which makes sense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ognition, 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Cognitive therapy;Behavior therapy;Crisis intervention;Students

  心理危机干预是近年来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一个主题。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是要帮助当事人提高应付能力,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成长和发展。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及抑郁症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关注的重点对象。认知行为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等创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导致个体情绪混乱、出现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一旦认知得到矫正和改变,情绪和行为上就会相应好转,危机得以缓解[1]。本次团体辅导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矫正大学生的认知模式,进行负性情绪调适,以探讨认识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此次团体辅导是在“青少年学生生命教育模式研究”课题背景下开展的。2005年3月课题通过公开招募,在成都理工大学内选择了130名存在一定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新生适应、人际沟通、考试焦虑、职业生涯规划等不同角度组织11个辅导小组,进行了近1 a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另外随机选取校内3个班100名学生作为课题研究的对照组。情绪调适小组是11个辅导小组之一。在招募会谈中,选取6名自述有过较多抑郁情绪困扰的学生,其中男生2名,女生4名;2名学生自述曾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曾经服抗抑郁药物;3名学生曾有过较强的自杀念头;另有教师1名,作为本组组长。

  1.2方法开展心理辅导前后,对辅导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心理测试,测试量表包括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调适小组还单独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干预前后测试。辅导组和对照组都接受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了5次大型讲座。情绪调适小组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参加公选课“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情绪、情商的理论和情绪调适的方法等心理健康知识,有的活动在课堂内学习和完成,并根据认知行为疗法模式设计团体辅导过程,依次按“情绪体验—认知建构—行为训练—反馈调整”顺序组织活动[2-5],小组活动分为8次,每周1次,一次2~4 h,有的小组成员又个别辅导3~8次。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小组,进行SDS前测;(2)玫瑰之旅—情绪体验、情绪自觉;(3)开展“谁控制我们的情绪”、“主观和客观”的活动[6],介绍艾里斯的“ABC理论”,让成员们将平常的想法分为理性想法(积极的、正向性的)和非理性想法(消极的、负性的),并尝试对不合理信念进行驳斥;(4)识别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帮助小组成员认识到不合逻辑的或非理性的信念是情绪痛苦和交往冲突的基础;(5)重建积极的、合理的信念,学习评价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放弃对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代之以理性的、积极的人生观,引入认知重构的思想和信念[7];(6)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表述体验、宣泄情绪、分享感受、角色扮演等,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训练,学习情绪的适时适地适当表达;(7)小组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学习制作提醒卡技术,鼓励学生抵御外来的伤害和攻击,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8)小组总结,并进行后测。

  2结果

  团体辅导结束后,情绪调适小组和其他辅导小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了后测,结果见表1,2。

  表1辅导组与对照组大学生SCL-90辅导前后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注:t1值为辅导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2值为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3值为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t4值为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在前测中,辅导组与对照组在SCL-90所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近1 a的辅导,辅导组与对照组在SCL-90所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辅导组自身的前、后测来看,除了躯体化、敌对和其他3个指标没有显著改善以外,其余指标均显著改善。

  表2辅导组与对照组大学生SCCS和SAS辅导前后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注:t1值为辅导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2值为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比较,t3值为前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t4值为后测辅导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在SCCS前测中,辅导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的灵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后测中,虽然辅导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分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的灵活性上,辅导组已显著高于对照组。辅导组后测中,各指标均优于前测,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达到统计学水平。在SAS前测中,辅导组焦虑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中,辅导组焦虑均分低于对照组;辅导组自身后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自身前测水平。情绪调适小组在辅导前后还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后,6名学生的抑郁得分均有所下降。

  3讨论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在小组辅导中的应用,干预前、后小组成员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在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缓解抑郁、调适情绪、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缓解情绪障碍。小组成员在小组里能够将痛苦的、失望的感受用话语表达出来,使情绪得以疏导,抑郁症状明显好转。(2)促进认知功能完善。小组辅导对自动思维、核心信念的认识和修正,实际上是发展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积极地、全面地看待环境、看待人生。在小组里学生通过认识自我,开放自我,重塑自我,进而改变原来绝对的表述,变为能被接受的客观的表述。(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原认为自己主动与同学交往会被人瞧不起的学生,学会交往技巧,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主动与同学沟通,化解双方原有的隔阂。在交往中,学生们增强了自信心,适应了环境,在学校、班里和家里逐渐有了安全感。(4)在小组中意识到并矫正负性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现实生活中的调整还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小组中有的学生继续进行个别辅导,和他们一起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巩固新的核心信念,调整负性自动思维。另外,团体辅导的疗效能持续多久,还有待于追踪调查。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整合深化,强化了危机干预的效果。笔者在辅导中感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很多的困扰和痛苦,但他们乐于接受帮助,有能力通过认知和行为层面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过程中真正地成长了,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能和知识,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认知行为疗法为高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施模式。

【参考文献】
    [1]LDJUDITH SB.翟书涛,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45.

  [2]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香港商务,2000:25-28.

  [3]杨眉.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195-198.

  [4]李靖.认知行为取向危机干预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66-268.

  [5]许若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2):26-29.

  [6]吴丽娟.理性教育课程设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0-30.

  [7]PAUL G.宫宇轩,译.走出抑郁.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91-99.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川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处。

作者: 许若兰,郭朝辉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