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6期

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3所医科大学学生1393名进行调查。结果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SCL-90因子分≥2的检出率为18。批判性思维总分≥280分的学生有5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3所医科大学学生1 393名进行调查。结果 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SCL-90因子分≥2的检出率为18.9%。批判性思维总分≥280分的学生有58.9%,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为负性特质表现。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与SCL-90总分的回归效应尤为明显。结论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需要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尤其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精神卫生;评价研究;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医科

  思维是人类高级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核心,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思维方式是思维操作的深层结构,制约和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成效。心理是否健康,与思维方式有重要关系[1]。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不是由于情绪困扰,而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2]。批判性思维是个体能动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各方面因素,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思路,以达到对该事物的一种正确或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过程。概括地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3]。批判性思维培养应有利于学生心理与个性发展。本文对1 393名医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分析,从而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4种专业的在校本科生1 5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剔除不完整答卷,获有效答卷1 393份。其中,临床医学专业301名,护理专业656名,药理专业194名,卫生管理专业242名;男生510名,女生883名;年龄16~25岁,平均(19.70±1.44)岁。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测量工具  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4]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问卷均采用1~5级评分制。

  1.2.2  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  采用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修订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5],共70个条目,其中正性30题,负性40题。测量批判性思维的7个特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量表采用Likert 6分制,总分≤210分表示负性批判性思维,211~279分表示批判性思维中等,≥280分表示正性批判性思维,≥350分表示具有强的批判性思维。各特质的分数≤30分表示负性特质表现,31~39分表示批判性思维中等,≥40分表示正性特质表现,≥50分为强的特质表现。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89,值为0.90,各特质的值为0.54~0.77[5]。

  1.2.3  调查方法  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 深入现场指导问卷填写。调查形式为集体测试,调查员讲清楚调查目的后,学生按照问卷要求匿名填写,并由调查者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 6.0软件输入数据,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见表1。

  表1  安徽省医科大学生SCL-90得分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比较(略)

  由表1可见,医科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低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以因子分≥2分为有心理问题,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9%,其中轻度心理问题(2≤因子分<3)为16.9%,中度心理问题(3≤因子分<4)为1.9%,重度心理问题(4≤因子分<5)为 0.07%。心理问题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强迫 (44.6% )、人际关系敏感 (35.6% )、抑郁(25.9%)、偏执(24.8%)、敌对(22.0%)、焦虑(21.3%)、精神病性(20.5%)、恐怖(14.9%)、躯体化(11.0%)。

  2.2  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总体水平  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总分总体达到正性批判性思维标准(285.52±27.44),其中有58.9%的学生达到280分。达到正性表现(≥40分)的批判性思维特质依次为求知欲(43.97±6.47)、认知成熟度(42.96±6.24)、分析能力(42.38±4.99)、开放思想(40.95±5.17);而系统化能力(38.56±5.92)、批判性思维自信心(38.43±6.16)、寻找真相(38.29±6.23)均<40分,为负性表现。

  2.3  医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的相关分析  见表2。

  表2  安徽省医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的相关系数(n=1 393,r值)(略)

  注: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值均<0.05,**P<0.01。

  将1 393名医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L-90各因子与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各特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2.4  SCL-90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医科大学生SCL-90总分为因变量,以批判性思维7个特质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有: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见表3。
  
  表3  安徽省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对SCL-90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略)

  注: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复相关系数为0.404,回归模型方差F=54.702,P=0.000。

  3  讨论

  3.1  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江苏省大学生常模[6]。此外,1 393名医科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因子分≥2分)为18.9%,高于王挺等[6]对江苏省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13.6%);各因子异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江苏省大学生。医科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可能与医学院校课程多、学习压力较大、生活枯燥、竞争激烈等特点有关,易使医学生出现负性情绪,对其心身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3.2  医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特征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思维方法和思维内容的思维模式。批判性思维发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西方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它与问题解决并称为思维的两大技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7]。1999年6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制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归纳为7个宏观教育目标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包括6条标准[8]。本研究结果表明医学本科生总体达到正性批判性思维标准,其中仅58.9%的学生表现出正性批判性思维,而且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均为负性特质表现。提示现有的高等医学教育在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说明在高等学校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3.3  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已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9]。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常是“就心理论心理”的单向度教育,很容易忽略导致心理问题的深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思维方式教育进行单独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各特质与SCL-90各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其SCL-90得分就越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越好。这可能因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自信、质疑、求真、系统全面看待问题的态度,形成独立的人格,帮助其用理性思维驾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 左右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感日益成熟,建立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10]。提示针对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考虑批判性思维与心理的关系,认识到思维方式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不容忽略的基础环节[11]。
   
  调查结果表明,批判性思维中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特质对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医科大学生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均为负性批判性思维,有待于加强。那么,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是否与这3方面批判性思维特质较弱直接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另一方面,上述结果也提示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需要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尤其在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寻找真相方面需要提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
   
  (致谢:此次调查得到了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田建安,孟建伟.思维方式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5):22-26.

  [2] 邓选梅.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97-100.

  [3] 王维利,陈晓环.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理论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601-603.

  [4]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5] 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6] 王挺,杜文东.江苏省大学生SCL-90常模修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38-41.

  [7] 缪四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3):99-105.

  [8] SCHWARZ MR,WOJTCZAK A.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A road towards competenceoriented medical education.Med Teach,2002,24(2):125-129.

  [9] 陈瑜,张小远.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1 007-1 008.

  [10]董耘,何军,陈立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5-566.

  [11]何泽民.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 022-1 023.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合肥 230032

作者: 赵梅,王维利,李惠萍,毕清泉,谢伦芳,陈元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