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8期

合肥市小学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现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接种2006年合肥市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和省卫生厅、教育厅皖卫防[2005]111号文件精神,要求学校承担起查验新生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在新生报名时填报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登记表,对无证和漏种疫苗的儿童开具补证和补种通知单,报名结束后,将数据......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接种


    2006年合肥市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和省卫生厅、教育厅皖卫防[2005]111号文件精神,要求学校承担起查验新生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在新生报名时填报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登记表,对无证和漏种疫苗的儿童开具补证和补种通知单,报名结束后,将数据上报辖区计划免疫门诊。

  1  查验预防接种证情况
 
  1.1  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证该年度查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全市小学免疫预防工作管理培训班,各级各类小学分管卫生防病人员共157人参加了培训。明确了学校相关职责,为学校今后免疫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将查验工作落实下去,与辖区教育部门联合对学校有关人员进行具体布置和业务培训,并将《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和疫苗补种通知单发放给学校,对新生入学时的查验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在报名前计划免疫门诊主动与辖区小学取得联系,并在报名时与学校配合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查验工作。

    为了解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情况,市、区卫生和教育等部门联合,分别在学校报名和开学后对全市部分小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通过2次检查,有效促进了该项工作落实和开展,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查验方式,作为常年工作持续下去。

  1.2  上报数据情况 

  截止2006年10月30日,全市共有893所小学进行了查验工作,查验新生43 102人,查验率达95%以上;持证38 610人,持证率为90.3%,其中补证数为4 933个;五苗补种总计为5 200人次。

  2  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2006年是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下放给学校的第1年。由于在查验过程中,查验人员需要有一定的预防接种知识,而学校教师一般不具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小学入学报名时间短、学生多,校方很难做到对每本预防接种证认真审查[1],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该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2006年的查验工作主要遇到以下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2.1  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有相当部分学校领导认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未充分认识到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性。

  2.2  学生健康档案亟待建立 

  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缺乏连续性,部分学校未能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资料未统一保管和归档,未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2.3  学校无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部分学校由班主任负责查验工作和登记查验记录表,与学校参加培训人员非同一人,并且在工作开展后,无专人对记录表填报质量进行统一审核把关,查验质量难以保证。

  2.4  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查验人员不认真负责,业务知识不熟悉,填写内容不规范,将未种疫苗也划上已接种符号,查验的准确率较低。

  2.5  补证和补种工作未落到实处 

  学校查验工作仅流于形式,虽完成了有关项目的登记填写,但由于不知该补种何种疫苗,未填写、下发“合肥市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疫苗补种通知单”,或虽下发该通知单,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补证及疫苗补种未落实,失去了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意义。

  2.6  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配合尚不够紧密 

  部分计划免疫门诊与辖区学校缺乏联系,宣传力度不够,对查验人员指导不力,缺乏合作精神,未将查验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2.7  各小学查验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
 
  由于是开展该项工作的第1年,各小学受重视程度、培训力度、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查验质量相差较大,直接影响了全市整个工作的进展。

  2.8  教育行政部门疏于管理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对违法学校可履行警告和行政处罚的职责。但教育行政部门恐本部门利益受影响,最多给予口头警告,监管不力,不能起到惩戒作用。

  3  建议

    根据合肥市这套查验方案和2006年查验工作开展情况,为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开展的更加井然有序,针对现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确保查验工作贯彻实施 

  儿童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为了确保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相应疾病的免疫力,也是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工作之一。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有关知识。

    托幼机构每年可向即将入学的儿童(幼儿园大班)及其家长发放儿童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宣传单,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意义和国家免疫规划要求接种的疫苗种类,要求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学前应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补办或补种。
   
  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小学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要求和程序,同时发放儿童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宣传单,再次强化儿童及家长对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增进自觉接受预防接种意识,主动配合做好查验工作。

  3.2  指定专人,加强培训,真正落实查验工作 
  各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新生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经过疾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负责查验的人员责任心要强,工作认真负责,全面熟悉查验内容和程序,积极与辖区医院接种医生联系,确保查验质量和查验水平,规范整个查验工作。

    由于该项工作刚刚开始运作,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每年在新生报名前组织开展辖区内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培训,并把学校有关人员培训到位率作为考核学校查验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个指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助当地卫生部门落实开展培训工作,确保托幼机构和学校派员参加,并将培训情况列入评估考核内容。
   
  托幼机构和学校应明确专人参加培训和负责查验,并且要求受培训人员和查验人员为同一人;由于该项工作将作为学校工作常年开展下去,要求专人还要相对固定,最好是学校负责卫生和传染病报告人员,以便于保证学校的查验质量。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查验方法,积极改进工作流程,并进行推广。如2007年合肥市将自行设计的“记录表”作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便于查验人员登记,同时增加了“反馈汇总表”,能更好地督促补种工作。

  3.3  加强管理,切实做好疫苗补种(补证)工作 

  各学校应配合辖区医院做好儿童疫苗的补种工作,对没有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发放“疫苗补种通知单”,并督促家长带儿童到指定的接种点接种疫苗。

    补种(补证)工作是关键,学校教师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都要担负起反复督促儿童补种工作的义务。学校负责查验的工作人员还要对儿童疫苗补种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在儿童补证或补种后复验其预防接种证,及时掌握儿童疫苗补种情况,确保儿童国家一类疫苗单苗接种率>95%,6岁儿童乙脑、流脑、白破二联疫苗(或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90%。

    计划免疫门诊在报名后应安排好辖区学校儿童的疫苗补证和补种工作,确定补种(补证)时间,保证在该年年底前将辖区学校儿童补证和补种数据上报给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近年学校疫情发生情况来看,呼吸道传染病将是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计划免疫门诊在做好一类疫苗补种工作同时,应加大对学校和儿童及其家长接种二类疫苗的宣传,减少免疫空白,预防相应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的传播、流行。

  3.4  规范查验工作,建立查验档案 

  各学校应建立新生查验工作档案,每年新生入学时,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并登记学生预防接种记录、疫苗补种情况等,以促进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另外各学校还要加强对中途转入学生的管理,主动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并做好详细记录。

  3.4.1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审核把关 

  由于流动儿童在其预防接种时期流动频繁,有可能出现免疫空白,如果对这部分人群把关不严,一旦有传染源介入,很有可能引起学校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因此,各学校应加大对流动儿童的查验力度,严格把关,确保流动儿童持证率为100%,一类疫苗单苗接种率在90%以上。

  3.4.2  计划免疫门诊应加强与辖区学校的配合 
  各计划免疫门诊要加强同辖区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培训、指导和督查,开学以后要及时协助学校做好表格登记、疫苗补种和数据上报工作。

  3.5  各部门合作,加强管理 

  各县区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紧密合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和疫苗漏种儿童补种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将其纳入传染病防控管理内容,每年在秋季新生入学后2个月内组织联合督导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到各单位,对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的单位和查验质量较低的单位提出整改和补救措施,限期尽快完成。

【参考文献】
   [1]胡云峰.儿童入学前预防接种证的查验.现代医药卫生,2005,(16):2 237.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0001。

作者: 钱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