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11期

某市1995-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某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EpiInfo和Excel软件分析某市1995-2004年AFP监测病例。结果1995-2004年该市共报告AFP病例223例,男、女比例为1。结论该市1995-2004年连续13a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某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piInfo 和Excel软件分析某市1995-2004年AFP监测病例。结果 1995-2004年该市共报告AFP病例223例,男、女比例为1.9∶1,无明显地区差异。<15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48 h调查率为95.96%,合格粪便采集率为92.83%,7 d送样率为93.27%,合格随访率为90.13%。结论 该市1995-2004年连续13 a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要求。今后仍须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高水平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计划免疫率。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人群监测;流行病学研究;青少年保健服务

  Analysis on the Surveillance of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Cases from 1995 to 2004 in a City

  ZHANG Qingbi, GAN Zhonglin, SUN Zongjian,et al.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of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 cases for the future eradication of polio. Methods   Data of AFP cases reported by AFP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1995 to 2004 in the whole city were analyzed with EpiInfo and Excel software. Results Totally 223 AFP cases were reported and no wild polio virus was detected in the city between 1995-2004. The sex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9∶1. They were distributed in nine counties of the city without local difference.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nonpolio AFP cases of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ld had been  1.31/100 000 since 1995. Since 1998, the major monitoring indexes ha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Percentages of case investigation in 48 h, qualified sample collection, sample transfer in 7 days and case followup were 95.96%,92.83%,93.27% and 90.1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ll the monitoring index of AFP Surveillance System in the city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and should keep on in combination with wide coverage of oral polio vaccine immunization and case report.

    【Key words】Poliomyelitis;Population surveillance;Epidemologic studies;Adolescent health services

  脊髓灰质炎(脊灰)系由脊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感染后多数没有临床症状,表现为亚临床型经过,1‰~10‰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或双侧性弛缓性麻痹。由于脊灰具有传染性强和难以与其他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相鉴别的特点,卫生部参照WHO提出的AFP监测报告率1/10万的标准,要求各省建立AFP病例专门报告系统,加强疫情监测,并于1993年6月以卫防计发(1993)第15号文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卫生防疫机构的职责。某市随着消灭脊灰各项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已连续13年未发现脊灰病毒引起的病例,AFP病例的监测成为消灭脊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1]。为总结经验,发现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巩固无脊灰成果,现将该市1995-2004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AFP病例资料来源于各县(市、区)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随访表,病毒分离结果来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人口资料来源于某市统计局。

  1.2  病例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病原学分离结果,由省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对每例AFP病例进行最终分类[2]。

  1.3  统计方法 

  监测数据用EpiInfo 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1.1  地区分布 

  1995-2004年该市共报告AFP病例223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南部、阆中、营山、蓬安4县区,共占58.7%;其次是顺庆、高坪和西充;最少的是仪陇和嘉陵,共占12.1%。见表1。表1  1995-2004年某市AFP报告病例地区分布(略)

  2.1.2  年龄、性别分布 

  报告的AFP病例中, 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占57.40%,其中最小的3月龄,最大的14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1,与文献报道[3]一致。

  2.1.3  季节分布 

  1995-2004年散发病例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发病较高,10月份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

  2.2  病例免疫史 

  报告的AFP病例中,服苗≥3次者138例,占病例总数的61.88%;服苗<3次者23例,占病例总数的10.31%;尚有2例未进行免疫;免疫史不详的60例,占病例总数的26.91%。

  2.3  病原学监测结果  报告的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的有6例,阳性率为2.67%,其中Ⅱ型2例,Ⅲ型3例,Ⅱ+Ⅲ型1例;22例分离出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阳性率为9.87%。

  2.4  病例最终分类 

  按病原学分类标准,223例病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无脊灰确认病例和临床符合病例。排除病例临床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96例,占病例总数的43.05%;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45例,占20.18%;周期性麻痹19例,占8.52%;创伤性神经炎18例,占8.07%;其他(单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炎、偏瘫等)45例,占20.18%。

  2.5  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2.5.1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该市自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系统检测的敏感性高,除1995年报告发病率、1997年合格粪便采集率和1998年7 d内送样(粪便)率未达到国家要求外,其余各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见表2。表2  某市1995-2004年AFP病例监测指标完成情况(略)

  2.5.2  就诊与报告 

  AFP病例的首诊医疗单位中,村级42例,占病例总数的18.83%;乡(镇)级76例,占病例总数的34.08%;县级80例,占35.87%;地市级22例,占9.87%;省级2例,占0.90%。报告单位:乡级报告3例,占1.35%;县级报告140例,占62.78%;地市级报告33例,占14.80%;省级报告47例,占21.08%。

  2.5.3  病例随访 

  恢复正常170例,占病例总数的76.23%;有肢体残留32例,占14.35%;死亡5例,占2.24%;不详16例,占7.17%。

  3  讨论

    AFP是一组症候群,在消灭脊灰活动中是指所有15岁以下儿童突然发生1个或多个肢体的弛缓性(非僵直性)麻痹。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宣布为无脊灰地区,但由于目前与我国接壤的一些国家仍有脊灰野病毒流行,脊灰野病毒传入我国的危险依然存在。因此,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任务非常艰巨[4-5]。开展AFP监测是消灭脊灰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美洲区消灭脊灰的经验,通过灵敏而快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能够证实一个地区是否切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6]。

    某市近几年的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逐渐提高,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等主要监测指标均已达到WHO及卫生部的有关标准。经过多年的监测,某市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13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说明该市已进入消灭脊灰正式准备阶段。经分析1990-2004年AFP病仍存在以下问题:各县(市、区)AFP病例监测发展不平衡,常规免疫在个别县(市、区)不扎实,在部分县还存在漏卡、漏服、不及时接种和资料整理存档不完善等薄弱环节。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市应加大各级监测力度,重点加强薄弱县(市、区)和薄弱环节的监测工作,继续保持较高的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接种率,提高强化免疫活动质量,加强督导评估。同时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特别是乡村医生,努力增强他们的病例报告意识,提高首诊报告率,全面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完整性,更好地巩固该市无脊灰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荣珍,杨俊峰,王晓军,等. 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中国计划免疫,2001,7(6):315-318.

  [2]郭齐华,潘伟毅,杨莹,等.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及注意事项.海峡预防医学,2003(9):78-79.

  [3]韩淑琴,杨拴柱,渭南.1996-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状况评价.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9):1394-1395.

  [4]张礼壁,候晓辉,朱晖,等.脊髓灰质炎疫苗重组株病毒在我国的循环及其致病性.中国计划免疫,2001,7(3):125-128.

  [5]温宁,李黎,夏伟,等.中国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23-425.

  [6]邓于.无锡市1995-2003年AFP病例主动搜索调查报告. 中国医药卫生,2005,4(6):99-100.


作者单位:1 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四川 646000;2 泸州市龙马谭区高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系2002级。

作者: 张青碧,甘仲霖,孙宗建,韩知峡,王晓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