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12期

上海市某幼儿园1995-200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幼儿患龋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幼儿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对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幼儿园2~5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统计受检儿童的患龋率、受检者龋均(dft)及龋蚀指数(CSI)。结果受检儿童的患龋率从1995年的61。每次检查儿童患龋率、受检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幼儿患龋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幼儿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对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幼儿园2~5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统计受检儿童的患龋率、受检者龋均(dft)及龋蚀指数(CSI)。结果 受检儿童的患龋率从1995年的61.3%下降至2005年的46.5%(P<0.01),受检者龋均(dft)从1995年的(3.11±3.79)降至2005年的(2.12±3.18)(P<0.01),龋蚀指数(CSI)没有下降。每次检查儿童患龋率、受检者龋均(dft)及龋蚀指数(CSI)均呈现由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升高的趋势。结论 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有所好转,儿童龋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有一部分儿童患龋情况特别严重,有“两极化”的趋势。

【关键词】  龋齿;牙,乳;口腔保健;儿童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for Deciduous Teeth in a Kindergarten from 1995 to 2005

  DONG Hongwei, SHI Si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diatric Dentistr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20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dental caries status of children in Shanghai in recent year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hildren'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Methods  Oral health exa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mong 2-5 years old children in same 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Medical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in 1995, 2000 and 2005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caries, average dft(decayed and filled teeth) and CSI(Caries Severity Index)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aries decreased from 61.3% in 1995 to 46.5% in 2005(P<0.01), the dft decreased from 3.11±3.79 in 1995 to 2.12±3.18 in 2005(P<0.01), no changes of CSI were observed. Tendency of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aries was observed by ages from 2 to 5 years old in each examination, as well as dft and CSI. Conclusion  The dental caries status improved in this kindergarten from 1995 to 2005. However, it still severe in some children. It seems a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exists in dental caries of children.
   
  【Key words】  Dental caries; Tooth, deciduous; Oral health; Child

  龋病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 了解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对于龋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报道显示,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与80年代相比均有所上升, 而90年代至本世纪初又有所下降[2]。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口腔预防保健的促进,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解上海市近年来幼儿患龋状况的变化趋势,笔者对上海市某幼儿园10年幼儿患龋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幼儿园2~5岁儿童,其中1995年438名,2000年340名及2005年331名,总受检人数为1 109名。受检儿童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表1  上海市某幼儿园不同年份受检幼儿年龄及性别分布(略)

  1.2  方法 

  每名儿童均由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儿童口腔专科医师采用口镜、5号探针进行口腔检查。参加检查的医师均已从事儿童口腔专业临床工作8年以上,实施前再次统一标准,每个年份检查者的Kappa值均>0.8。

  1.3  资料整理及统计 

  资料整理后统计1995年、2000年、2005年总体和各年龄组的患龋率、受检者龋均(dft)及龋蚀指数(CSI)[1]。CSI计分标准 :无龋为0分,因龋充填为0.5分,继发龋、牙釉质龋、牙本质浅龋为1分,牙本质深龋或露髓、残冠、残根为2分。若1颗牙有多个牙面同时患龋,则以牙面中最高分为准,计算公式为:

    CSI=龋齿计分总和牙数×2×100

    应用SAS 6.12,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幼儿乳牙患龋状况比较 

  该幼儿园受检儿童患龋率1995年为61.3%, 2000年为59.4%,2005年为46.5%,1995年、2000年受检儿童患龋率与200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1.18,P值均<0.01), 1995年与2000年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

    受检儿童的dft 1995年为(3.11±3.79),2000年为(2.49±3.07),2005年为(2.12±3.18)。dft在2000年和200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P>0.05),1995年、2000年、2005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P<0.01)。

    受检儿童CSI 1995年为(7.92±10.93), 2000年为(6.94±9.63),2005为(6.63±10.80),统计显示,3个年份CS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P>0.05)。见表2。表2  上海市某幼儿园儿童不同年份乳牙患龋状况(略)

  2.2  同年龄儿童3次检查患龋情况比较 

  除4岁组儿童2000年与2005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χ2=5.07,P<0.05),其余同年龄组3次检查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1995年与2000年(t=3.22,P<0.05)、2005年(t=2.23,P<0.05)之间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年龄组3次检查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儿童3次检查S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份各年龄组患龋情况比较 

  1995,2000,2005年受检学生患龋率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46,46.44,66.44,P值均<0.01)。

    1995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9,P<0.01);2000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6,P<0.01),3岁、4岁及5岁组间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P>0.05)。 2005年学生各年龄组d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2,P<0.01),3岁组与4岁组d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
  
  1995,2000,2005年受检学生CSI在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03,8.52,10.88,P值均<0.01)。

  3  讨论

    龋病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全球2000年口腔健康目标之一是5~6岁儿童的患龋率低于50%[2]。我国口腔保健规划目标规定,2010年5岁城市儿童乳牙无龋率应达到40 %[3]。本研究显示,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仍然很严峻, 要达到上述指标,龋病预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上海市区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在20世纪80-90年代均有所上升,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有所下降[2]。我国其他地区儿童龋病亦有相似的流行特点[3]。发达国家儿童的龋病发展也有类似的趋势[4]。本研究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该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幼儿患龋状况在逐渐好转。这可能与幼儿园龋病预防保健工作的加强、社区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幼儿及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儿童牙科医师数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2005年与1995年相比,该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及龋均都有明显下降, 但CSI却没有下降,这可能与2005年受检儿童中有一部分龋坏程度很严重而没有得到治疗有关。研究结果提示,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似有“两极化”的趋势。 对儿童龋病流行的这一现象国内曾有学者作了报道[5],国外学者亦有相似报道[6-7]。这可能与一部分儿童龋蚀活跃性高,易患龋,而家长龋病防治意识薄弱、儿童得不到及时治疗有关。提示在做好整体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更需要对容易罹患严重性龋坏的儿童做好重点防治工作。

    本次研究的受检儿童患龋率、dft和CSI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表明该幼儿园儿童患龋状况在牙齿萌出不久的2岁时已达到一定程度,3~4岁明显恶化,5岁时达严重程度。这与以往报道儿童龋病随年龄增加而加剧的趋势[2]一致。乳牙龋病可影响儿童颌面部、全身的生长发育,严重龋坏还可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心理,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冯靳秋,石四箴.儿童唾液富组蛋白含量与患龋状况的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6):800-803.

  [2]石四箴,主编.儿童口腔病学.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83.

  [3]胡德渝,万呼春,李雪,等.成都市儿童龋病患病趋势的改变(1982-1998).口腔医学,2001,21(1):44-45.

  [4]TRUIN GJ, FRENCKEN JE, MULDER J, et al. Prevalence of caries and dental erosion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The Hague from 1996-2005. Ned Tijdschr Tandheelkd, 2007, 114(8): 335-342.

  [5]张晓芳,许学斌,程睿波,等.沈阳市2~5岁儿童乳牙龋病两极化情况的调查报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3):258-259.

  [6]NARVAI PC, FRAZ OP, RONCALLI AG, et al. Dental caries in Brazil: decline, polarization, inequality and social exclusion. Rev Panam Salud Publica,2006, 19(6): 385-393.

  [7]HASHIZUME LN, SHINADA K, KAWAGUCHI Y. Dental caries prevalence in Brazilian schoolchildren resident in Japan. J Oral Sci,2006, 48(2): 51-57.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