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29卷第1期

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行为障碍。城市人口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甚至可能会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及犯罪行为的根源。笔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3个省市807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行为障碍;精神卫生;学生;城市人口

  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甚至可能会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及犯罪行为的根源。笔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3个省市8 07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参照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按照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七大地理区域人口比例,抽取13个省市城市6~11岁小学生共9 296名。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指导下,问卷由学生家长填写,共收回有效问卷8 076份,有效率为86.9%,其中男生4 078名,女生3 998名。

  1.2  研究工具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表)[1]。该量表包括113个问题,每一条行为问题根据程度轻重分别赋值(无、轻度或有时有、明显或经常有此表现,分别赋0,1和2分)。6~11岁年龄组儿童的行为条目根据性别各分为9个因子。若有1个或1个以上因子分超过该因子全国常模的分数(第98百分位数)[2],即被定为有行为问题。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4.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共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583名,检出率为7.2%。其中男生362人,问题检出率为8.9%;女生221人,问题检出率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9,P<0.01)。男生检出率前3位的问题是交往不良(4.0%)、强迫性(2.9%)和抑郁(2.6%),女生检出率前3位问题依次是分裂样强迫性(1.9%)、社交退缩(1.3%)和抑郁(1.3%)。

  2.2  6~11岁男女儿童行为问题常模与全国和深圳常模比较
  本次调查按照第98百分位得分计算出6~11岁城市儿童的行为问题常模,与忻仁娥等[3]制作的国内常模以及李志勇[4]2006年制作的深圳常模比较。见表1,2。表1  我国城市6~11岁男童CBCL各因子划界值(略)表2  我国城市6~11岁女童CBCL各因子划界值(略)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为7.2%,与已有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30%)的研究报道符合[5]。其中男生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这与李志勇等[4]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男生较女生身心成熟较晚所导致。

    从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因子来看,男生和女生问题比较类似,集中体现在社会交往和不良情绪2个方面。一方面小学生的自制力还处于学习和发展阶段,社会化程度不高,正在学习人际规范,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和人际交往不良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强调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导致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健康要求较高,对孩子的相关问题评分较为严格。提示在小学阶段,应该加强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习处理不良情绪的技巧。

  通过对3次研究所得到的常模比较发现,小学男生在交往不良和强迫性2个因子得分有增高趋势,女生抑郁、体诉、多动、攻击性和残忍因子得分有降低趋势。国内常模制定于1992年,随着年代的变化,儿童的行为问题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女孩行为问题的5个因子得分均下降,可能与现代城市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逐渐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男生只有体诉因子得分有下降趋势,其余表现为增高和持平趋势,表明在小学阶段,男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

    男生和女生的体诉因子得分都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趋势可能有2个原因:(1)相对于1992年的国内常模制定时期,现在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儿童营养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儿童体质增强;(2)现在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较为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所以对孩子体诉的容忍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2]唐慧琴,忻仁娥.全国22省市24 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之二:4 727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上海精神医学,1993,新5(1):9-11.

  [3]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全国22省市26个单位24 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4]李志勇,宋平,马佳,等.深圳市城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特征与国内外的比较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6):33-34.

  [5]徐勇,杨鲁静.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7-8.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湖北武汉 43003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