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四川精神卫生2006年第19卷第1期

感应性精神病的临床资料分析(附4组病例报告)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摘要:感应性精神病往往发生在同一环境或家庭中,其间关系极为紧密。是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的个体组合性(二联、三联、多联)精神病。本文以4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论据,并参考部分学说和有关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浅析。1资料来源和4组病例的概况11收集自我院建院(1954年)以来,着重于1980年以后顺序的住院病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感应性精神病往往发生在同一环境或家庭中,其间关系极为紧密。是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的个体组合性(二联、三联、多联)精神病。唯其疾病概念、命名及归宿等颇具争议[2~5]。本文以4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论据,并参考部分学说和有关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浅析。现报告于后。

  1  资料来源和4组病例的概况

  11  收集自我院建院(1954年)以来,着重于1980年以后顺序的住院病例,照CCMD-3[1]为标准,确诊为感应性精神病者,共4组病例。

  12  在4组病例中原发者(感应者)为2男2女,被感应者(继发者)为3男3女。原发者40~58岁,被感应者21~69岁。原发者属中专文化2人、大学2人,被感应者初中和中专4人、大学2人。原发者技工1人、护士1人、工程师1人、大学教员1人,被感应者工人3人、在校学生1人、大学教员(已退休)2人。原发者的个性均为内向,即固执、倔强、交往少、好以两极情感待人;被感应者个性亦属内向,但多系谨慎,脆弱及被动易感应。

  13  4组被感应者和原发者的关系  2组为夫妻,1组为子女,1组为父母;病前与原发者生活在一起(同居或同堂),对原发者可谓百依百顺,相依为命,往往无违地接受原发者“发号施令”。

  14  4组被感应者均在原发者病后缓慢隐匿地感应发病,惟妙的是有一组三口之家,只有爱人被感应,其子在原发者病初,即离家学习和工作,幸免被感应。

  2  临床特征

  21  4个组的病例,原发者均为慢性起病,被感应者则是隐匿缓慢地感应。症状表现:原发者2例先出现夸大妄想,后转为被害妄想和被控制感;1例先受看不见的人威胁、恐吓(幻觉所致),继而出现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1例以物理控制妄想,被害妄想为主。被感应者症状:同原发者症状,似“复写症状”,只是程度较轻。4例原发者均反对住院,强迫治疗效果不佳,致病程冗长;6例被感应者,有2例隔离住院,治疗有效,但当解除隔离与原发者又相处在一起,其症状即复现。4例未经治疗,其中3例在原发者病死后症状逐步消失,1例脱离原发者后很快康复。

  22  对4个组病例的剖析  ①病组1:原发者男性、58岁、中专文化、技术工人、个性内向(固执倔强、听不得批评、交往少)。住院诊断为偏执性精神病。起病缓慢,初期以夸大妄想为主症,后又表现出被害妄想,数次带领子女一齐高举标语牌游街示威,高喊政治上被迫害,生命受威胁,多次强迫住院。被感应者:系原发者的子女,分别为16岁和18岁,初中和中专文化,儿子在中学读书,女儿在厂里工作,个性均内向(谨慎、脆弱),母亲早死,受父亲严教。在原发者病后,姐弟俩先后感应,症状同原发者,同受威胁和迫害,一起游街,抗议其父(原发者)住院。分别弃学停职。未经治疗,在原发者病故后,逐而正常上学复工。②病组2:原发者女性、48岁、护士、中专文化、生育两女(在病前均已出嫁远离)。同丈夫相濡以沫,因丈夫与邻居女性摆谈,被视为有不正常关系,出现跟踪、旁察,听到有人威胁、恐吓她,偷看她们在作爱(幻觉),要用锤打死他们。很快感应于丈夫,坚信有人跟踪,感到有刀锤抨击声,要杀人,不断地向领导反映,双双拒绝治疗。约近五年,原发者因糖尿病高血压病故,被感应者症状逐而消失。③病组3:原发者男性、56岁、工程师、大学文化、已婚、生育一子(早年离家学习工作)。个性主观、固执、好幻想、自命不凡。缓慢发病,以夸大妄想为主症,制定当地“发展规划宏图”,强要领导执行。诊断偏执性精神病。经多次治疗无显效。被感应者,女性、48岁、工人。夫妻感情甚笃,对丈夫主张及言行完全赞同,对丈夫的“发展规划宏图”坚信不移,声称要与领导血战到底。当其离家去儿子处照料孙子,症状逐而消退而康复。④病组4:原发者女性、40岁、大学教授、未婚(有恋爱史)、个性内向(小气多疑、固执倔强)。起病缓慢,以物理影响妄想、被害妄想为主症,坚信同道用一种发射外来的电波,监视她的行动,窃取她的科研数据,摧残其生命,要求校领导请公安局调查处理。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经治疗情绪有好转,因自动出院而中断治疗,病情恶化。被感应者:系原发者的父母,年迈退休,个性内向,长期与女儿居住在一起,爱惜女儿如“掌上明珠”,体贴同情,相依为命。两老得知女儿被特殊电波控制,心如蚁爬,即滋生与原发者同样激情、仇恨、畏惧,双双反复向学校反映女儿被陷害,特殊电波搞暗杀活动,致使全家人生命难保,强烈要求调查处之,否认女儿有病。诊断为感应性精神病。经隔离治疗近一年,病情显好,在强烈要求请假回校适应,事后与女儿合议,自动出院,症状又复燃。

  3  讨论

  31  回顾既往文献,感应性精神病远在1877年Leagand du Saulle首先以“感应性被害妄想或二联性妄想症”为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强调指出,被感应者与感应者,不限于有血缘关系,主要的感应基础是生活密切,感情浓厚的人,夫妻、主仆、挚友间也可产生感应性现象,因此,不存在遗传素质问题(夏毓芬,1983)[3]。对照本文的病历,完全符合此论断,如病例中第2组和第3组被感应者是夫妻,而他们的子女早在原发者病前就离家,无深厚的感情基础,幸免被感应。

  32  Lehman于1883年提出感应性精神病的命名(于清汉,1985)[4]。1890年Falret和Lasegue总结出感应性精神病的临床特点(贾谊诚、徐声汉1989)[6];1927年Toregrosa对感应性精神病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归纳:①感应者与被感应者必须紧密生活在一起,由此培养的浓厚感情是疾病的唯一基础;②日常生活中,感应者在才智、心理上居权威性地位;③妄想必须具有明显的逼真性,正是这种逼真性诱导了感应现象的形成;④动人的妄想情节,深深地拨动被感应者的心弦,产生情感共鸣[3]。本文4个组病例中,原发者和感应者均长期生活在一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被感应者多为老小两个年龄段,处于顺从和依赖的位置;被感应者的症状,表现出与原发者同样妄想内容,只是被感应者症状程度相对较轻。4个组病例的临床特征与上述归纳符合。需要指出的是原发者和被感应者,一旦隔离,被感应者由于失去了妄想的继续灌施,病情迅速缓解,被感应者预后良好,多不遗留人格改变或精神衰退,如本文4个组病例中的第1、第2和第3组,被感应者愈后良好。而第4组病例在隔离后症状又复燃。

  33  有关感应性精神病的归属问题,作者复习国内外各自多次修订的精神病学分类,并结合本文病例如实地参照CCMD-3的条款[1]、收集编码及分析成文。作者认为CCMD-3对“感应性精神病”的分类和诊断,在目前已令人较为满意。我们建议:为建立疾病的严谨定义和诊断归属,是否可将“二联症”、“三联症”以至“多联症”等,归属于“感应性精神病”的亚型为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81.

  2  沈渔邨.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0~492.

  3  夏毓芬.何谓感应性精神病?上海精神医学,1983.5(1):55~56.

  4  于清汉.感应性精神病的若干临床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5,18(1):20.

  5  王伟航.对感应性精神病的几点看法.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4):252.

  6  杨德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化和案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33~35.

  作者单位:400036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谢国建 朱兴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