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4B期

门诊注射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护理变的尤为重要。但人们往往只注重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而门诊病人由于停留时间短,心理护理很容易被忽视。其实不然,笔者在门诊工作多年,发现在治疗时出现的一些意外很多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做好门诊注射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大多表现为:精神紧张......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护理变的尤为重要。但人们往往只注重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而门诊病人由于停留时间短,心理护理很容易被忽视。其实不然,笔者在门诊工作多年,发现在治疗时出现的一些意外很多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做好门诊注射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 病人的心理状态

病人大多表现为:精神紧张,惧怕疼痛,常出现自我保护动作;渴望安全、准确的注射;还有的对药物产生依赖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也有的渴望通过注射某种药物而产生奇效,或顾虑所用药物副作用大、效果不好等而自行停药延误病情。

2 心理护理方法

2.1 消除病人恐惧心理,提高疼痛阈限 注射时的疼痛是由于机械性和化学性药物刺激所引起的,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疼痛的阈限也有很大的差别。焦虑和恐惧时往往使痛阈明显降低,而心情愉快则痛阈提高。因此,对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引导病人心境转移,消除恐惧心理,提高痛阈。(1)对青年人应采取鼓舞、激励性语言,使病人的紧张心理得到松弛,从而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2)老年人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因此,对老年患者应施以尊称,主动热情地与之交谈,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产生心理满足,从而改变对疼痛的敏感性。 (3)对患儿注射时和其父母一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疼痛知觉。对学龄前儿童则采用鼓励、夸奖、安慰性语言或让其父母讲故事分散注意力。通过这些方法,患儿在注射时哭闹的现象大大减少。(4)采用积极暗示性语言,表示自己技术高,打针不痛,使病人以信赖的心情接受注射,情绪稳定,肌肉松弛,降低疼痛的感受性。

2.2 以娴熟的技术,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 注射时操作要做到稳、准、快、好。即动作轻巧协调,准确无误,手疾眼快,干净利落,从举动上给病人以安慰,使其感觉到为自己注射的是一位和蔼可亲、技术熟练又认真负责的护士从而解除感觉不安全的心理障碍。

2.3 加强护理宣教,消除病人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和顾虑心理 我们利用为病人注射的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情和所用的药物,讲解疾病的知识和药物的作用,以消除其某些“好药”的依赖心理或顾虑心理,使其自觉坚持治疗。

2.4 消除病人的紧张、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极度悲观、痛苦的重症患者,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向他们解释治疗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让他们确信在医生和护士的治疗下一定会痊愈。

所以,只有做好注射室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单位:250002山东省通信公司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4-02-16) 

(编辑 秋实)

作者: 王兰香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