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A期

采用桡动脉血管在血透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目前,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败的关键。我们今年1~10月底采用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透析,现报告如下。2材料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的4008B血透机,动脉管路,静脉管路,血仿膜透析器,16号内瘘针。3方法选择上肢前臂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及上肢头静脉或下肢大隐静......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败的关键。我们今年1~10月底采用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进行透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26~86岁,平均56岁,44例均为慢性肾衰终末期尿毒症,其中28例合并左心衰,肺水肿。

1.2 材料 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的4008B血透机,动脉管路,静脉管路,血仿膜透析器,16号内瘘针。

1.3 方法 选择上肢前臂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及上肢头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穿刺左侧桡动脉或右侧桡动脉,静脉回路选左右上肢头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确定好动脉、静脉后,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2次,穿刺术者用左手拇指压紧桡动脉下端,并适量往后推压,以限制动脉血管活动,用16号内瘘针沿动脉右缘成<15°的角度一次进针,针尖进入血管腔内0.5cm,针栓保持原位固定、要求持针稳,进针准,切勿在皮内反复穿刺,以防刺破动脉壁,形成血肿、接上动脉静脉管道常规透析,血流量从50ml/min开始逐渐增大达200ml/min,透析4~5h,结束后拔针,针眼压迫40min即可,透析前后均抽血化验血尿素氮、肌酐及二氧化碳结合率。

1.4 结果本组44例透析前后对比,血尿素氮、肌酐均有明显下降,44例中有28例安全度过内瘘吻合口准备期,进入正规血透,16例没有瘘仍维持血透。

2 体会

通过本组44例应用周围桡动脉,头静脉及大隐静脉直接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行急诊血透,实践证明操作简单、快速、出血量少,透析后可立即拔针,容易压迫止血,可反复同一部位穿刺使用,不损伤大血管,不影响病人活动,是急诊血透和过渡性血透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单位:1 1500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03) 

(编辑 曲全)

作者: 马艳荣石学明王秋萍陈琛爱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