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A期

透脓散治疗多发性疖病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原方用于治疗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易外溃者。笔者根据多发性疖病缠绵难愈的特点,依据久病入络多瘀的理论,在本方的基础上重用活血化瘀,临床用于治疗多发性疖病每获良效。2讨论多发性疖病以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者居多,治疗上故以祛风清热利湿为法,但对风湿已去,久治不愈者,必有瘀证,须细察舌脉,寻找佐证,本例舌......

点击显示 收起

透脓散出自《外科正宗》,具有透脓托毒之功效。原方用于治疗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易外溃者。笔者根据多发性疖病缠绵难愈的特点,依据久病入络多瘀的理论,在本方的基础上重用活血化瘀,临床用于治疗多发性疖病每获良效。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项背多个突起小疖,此愈彼发,反复发作,持续3年之久,夏秋季节症状加重,冬春仅有痒痛感。曾较长时间注射青霉素,口服抗生素。症状无改善,多次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均正常。诊时值初冬,见项背有多个小疖,四周皮色正常,中间暗红,其中一疖顶端溃破后干燥无脓,舌质暗红,边有瘀点。处方:生黄芪24g,当归10g,炒甲珠18g,川芎10g,皂角刺10g,赤芍10g,红花10g,生甘草6g,水煎服,1日1剂,10剂收口,20剂而愈,仅留皮肤稍暗红。以后隔日1剂,服药5剂以善其后,随访3年未复发。

2 讨论

多发性疖病以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者居多,治疗上故以祛风清热利湿为法,但对风湿已去,久治不愈者,必有瘀证,须细察舌脉,寻找佐证,本例舌质暗红,边有瘀点为其辨证要点,故以大剂活血化瘀而获良效。本方重用生黄芪以补气托毒外泄,甲珠以活血化瘀,使血行毒散,瘀祛毒尽而病愈。3年外科痼疾以中药内治而收全功,辨证之关键在于舌象的表现。其理论依据为久病多瘀,临床若发于下部者加牛膝,发于头面部者可僵蚕,重用川芎。

作者单位:341400江西省南康市中医院外一科 

(收稿日期:2004-01-07) 

(编辑 海涛)

作者: 袁乐洪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