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6A期

卡提素联用短化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300例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们通过结核杆菌阳性病人在化疗中是否辅佐免疫增强剂治疗的痰菌情况进行对比,试图论证结核病的治疗方案由当代的纯化学疗法进入到一个新的治疗时代:即化学疗法+免疫疗法。1病例选择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初治未用抗痨药物。随机分组,每组1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肺部病变、空洞,痰菌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通过结核杆菌阳性病人在化疗中是否辅佐免疫增强剂治疗的痰菌情况进行对比,试图论证结核病的治疗方案由当代的纯化学疗法进入到一个新的治疗时代:即化学疗法+免疫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初治未用抗痨药物。年龄在15~70岁,无变态反应体质,并伴咯血或其它感染300例。随机分组,每组1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肺部病变、空洞,痰菌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纯化疗病人为对照组,采用短程化疗方案,2HRSZ/4HR(异烟肼(H)300mg/d、利福平(R)450mg/d、链霉素(S)750mg/d肌注、吡嗪酰胺(Z)1.0g/d);观察组加用卡提素注射液,卡提素注射液每周注射2次,每次0.5mg。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观察方法相同,每月查1次肝功、痰菌,疗程前摄X线正位胸片1次,以后每3个月摄X线胸片1次以判断病变吸收和空洞闭合情况。

2 结果

2.1 痰菌阴转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短程化疗中第1个月末痰菌阴转情况的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痰菌阴转率为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3%(P<0.01)。见表1。

表1 两组第1个月末痰检结果情况

注:两组比较χ 2 检验χ 2 =7.56,P<0.01 在治疗第3个月时,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达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P<0.01)。见表2。

表2 两组第3个月末痰检结果情况

注:两组比较χ 2 检验,χ 2 =8.96,P<0.01

两组在短程化疗结束时,痰菌转阳情况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100%,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88.67%。P<0.01,见表3。

表3 两组完成疗程时痰检结果的情况

注:两组比较χ 2 检验,χ 2 =14.86,P<0.01

2.2 吸引消散、空洞闭合情况 卡提素注射液联用短程化疗时,肺结核肺部病变的作用,两组同期比较,观察组病变吸收较快,而且3个月就差异显著,完成疗程时基本治愈。对照组病变吸收慢,消散例数少,病灶恶化例数多。因此,笔者认为卡提素具有促进病灶消散作用,残留病灶极少,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对空洞闭合作用,表4显示卡提素能显著地提高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空洞闭合,而且未见空洞有扩大。对照组空洞闭合率低,并且有空洞扩大。(P<0.01),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结核病变吸收消散、空洞闭合情况组别 病变吸收消散

注:P<0.01

3 讨论

3.1 对照组在1、3个月末及完成疗程时 痰菌阴转率分别是79.33%、84%、88.67%,显示大部分病人在用药后停止排菌,因而不再传染。证明短程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染的主要方法。但是仍有一部分菌阳性病人痰菌不能阴转,其原因是:(1)结核菌的耐药性;(2)结核病人,特别是重症肺结核病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结核的免疫抑制。

3.2 观察组在1、3个月末及完成疗程时 痰菌阴转率分别是90.67%、94.67%、100%,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表明在短程化疗中用免疫增强剂能显著提高痰菌阳性病人的痰 菌阴转率,其原因是:由于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在应用免疫调节剂后,使细胞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增强的作用是结核菌激活T淋巴细胞使其产生增殖的效应增强,其结果是激活的T淋巴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的量更多,结果使得各种淋巴因子作用于巨噬细胞使吞噬结核菌数量增多和杀死结核菌的活力增强[1] 。因此,化学疗法辅佐免疫增强剂治疗,杀灭结核菌的效果显著优于纯化学疗法。本资料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将继续作随访报道。

参考文献

1 尹化忠,王观林.化疗并用卡提素治疗菌阳肺结核的观察.中国防痨杂志,1998,20:191.

作者单位:255400山东淄博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27)

(编辑海 涛)

作者: 郭德云 2005-9-22